红药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郑纪与薯莨民间故事中郑纪用于冒充 [复制链接]

1#


  □陈锦


  传统上的莆田(原莆田县)民间有一句谚语说的是:莆田出伯死,勿如仙游出郑纪。——意思是说,历史上的莆田(同上),出尽了让老乡们引以为豪的达官显宦,但对家乡的庇荫都不如仙游出了个郑纪(出伯死:尽力地出;伯:表音字,义同“要”)。那么,这“郑纪”到底是什么人?又为什么能为民间所熟知?


  郑纪(~年),字廷纲,今仙游县度尾镇人,实任官职至户部侍郎(正三品),朝廷准许休致时晋衔为“户部尚书”(退休时晋升的职务);他实际的从*时间不连续,但首尾经历了英宗、宪宗和孝宗三朝,因而世称“一品尚书”“三朝元老”。


  郑纪之所以为世代的仙游人所感念,并为莆田人所羡慕,从而成为寥若晨星的为莆、仙民间所共同熟悉的名人,这是因为他为家乡所作的贡献。乡居期间,他提倡兴教奖学,并热心公益事业,先后倡建了多所书院和多座重要桥梁……不过,他泽及家乡的最具代表性的事迹,则是他更正了当时官府对仙游不合理的赋税征收办法。


  实际上,郑纪只是纠正了对仙游赋税征收的不合理性,但在民间却被夸大为降低税率或免税。于是,以此为素材,一则非常本色的民间故事便应事而生,并迅速地在莆仙民间普遍流传开来……这就是郑纪吃“薯莨”的故事。


  故事大致是说,郑纪极力向朝廷奏称仙游穷山恶水,土地贫瘠,粮食匮乏,民生穷困,要求朝廷减免赋税徭役。皇帝就派太监作为钦差大臣,来仙核实。郑纪全程陪同,并凭着机智做了很多“手脚”,其中最有情趣的就是用“薯莨”假冒“芋头”,说是仙游民众的主粮,并让太监亲尝以体验民间“疾苦”。


  那么,故事中郑纪用于冒充“芋头”的“薯莨”是什么东西呢?


  “薯莨”亦作“薯郎”,其别名有“朱砂七”及“染布薯”等,为薯蓣科薯蓣属的一种藤本植物。长有卵形、球形、长圆形或葫芦状的粗大根茎,多布满须根,样子很像本地民间传统种植的“参薯”,但鲜根茎的断面为红色,并且辛涩不可食,传统仅作为药材和染料。


  “薯莨”是本地原生植物,为山区老乡所普遍熟悉。其通用的方言叫法对应汉语“薯郎”,为连读变音词组,原读音应同方言“徐郎”(“郎”作平读,音同方言“小郎”之“郎”。——方言谓“小叔子”曰“小郎”)之连读,但实际读音则读同方言“厨郎”(即“薯”变音为“厨”)或“厨糖”(方言“糖”与“郎”韵母相同)之连读变音。


  随着郑纪故事的流播,在许多不熟悉“薯莨”的平原区,“厨郎”又变成“厨”,或讹读为“时”。久而久之,原名反而迷失,许多平原区的老乡在讲述故事时,往往会遇上说不清郑纪吃什么的尴尬,而现代人在记录故事时,也同样遇上文字表达的尴尬。


  题外讨论:芋头在我国南北地区普遍种植,太监应该会认得;“薯莨”的样子更像“参薯”,而“参薯”是本地传统上普遍种植的南方特有作物。所以,用“薯莨”冒充“参薯”似乎更合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