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双黄连为什么成了智商收割机,你早该了 [复制链接]

1#

1、智商收割机——双黄连

昨天,双黄连爆红网络,并以光速脱销。为啥,因为一则消息在网络中以核弹爆炸的方式迅速传播,让它意外地成了抗新冠状病毒的“英雄”。

这件事儿证明了一个真理——消费是可以缓解焦虑的。

这则消息,无异于给因在家闭关而憋屈得难受的剁手党们,带来了一个发泄委屈的大好良机——消费冲动,Ta们把多日来心中的憋屈直接发泄在双黄连上,导致双黄连瞬间脱销。

在感慨这个新冠状病毒的带货能力超过李佳琦的能力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人对智商的感慨,当然也激发了国人的相声天赋,这也算是紧张气氛下心灵的放松吧,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辩证思想的正确性也再一次得到了验证。

点击

其实,在刚冒出这个消息时,娃的妈妈对我说:“听说双黄连能治这个病毒,我看了看没货了。”我头都不抬地说:“别信,没用。”

当然,更有清醒并专业的人发声了,毕竟现在我们太需要冷静了。这不,腾讯医典医学团队就第一时间对该消息表示了“质疑”,核心内容为:

目前,有一些初步证据提示双黄连口服液可能能够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正在开展研究,但目前尚无有力的临床试验证据,证明其对新型冠状肺炎的疗效。

中国中医类教材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温病学家、博士生导师谷晓红教授,更是从专业角度通过朋友圈提醒大家“千万别搞笑”。

后来,双黄连事件的主角上海药物研究所在回答“早期服用能否控制病毒”时,也羞羞答答地表示,“目前还没有这么详细的研究,因为我们只是在武汉病毒所做了一个初步的验证。”“因为这个科学的事情我们不想说得太过”,“但是对病人如何有效,我们还要做大量的实验。”

发布这一消息的大平台也及时提醒(算辟谣吗?),“抑制并不等于治疗”。

今天上午,这件事儿很快便有了最终结论,正如虎嗅APP的文章标题“双黄连能否抑制肺炎先不提,显然能抑制智商”。

艾玛,这剧情反转也太快了!不过,让我欣慰的是:在企业推迟上班的情况下,这波饥饿营销神操作,也算是拉动了一下GDP吧!

2这些真相你早该知道

这件事儿折射出来两个问题是:有人忒聪明,也有人太天真!

在疫情面前,如何保持冷静,学会独立思考,如何减少此类事儿的再发生,我觉得当下人们急需了解这些常识。

1、什么是病毒

病毒,是由一个保护性外壳包裹的一段DNA或者RNA,是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病毒非常非常小,病毒颗粒大约是细菌大小的百分之一,以纳米为测量单位,光学显微镜发现不了,大部分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病毒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但它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

但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对细胞有绝对的依存性。其存在形式有二:一是存在于细胞外环境时,停止活动,不显现复制活性,但保持感染活性,是病毒体或病毒颗粒形式。二是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然后进入细胞,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在细胞内进行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

病毒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因此,对于病毒感染不要乱用抗生素。

2、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病毒侵入生物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导致机体的组织结构、正常功能、代谢破坏。

病毒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眼口和泌尿生殖道、胎盘。

高等动植物感染病毒后,可表现为显性感染和持续感染,动物病毒还可表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无临床症状,显性感染表现为临床疾病;在持续感染中,病毒在机体内长期存在。动物病毒的持续感染又分为潜伏感染、慢性感染和长程感染3类。潜伏感染平常无症状也查不到病毒;慢性感染有或无症状,但可查到病毒;长程感染可查到病毒,潜伏期和病程都很长,进行性发病直至死亡。

这次的新冠状病毒,就表现出了较长的潜伏期和隐性感染的特征。

3、抗病毒药物

在病毒感染治疗时,常用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用于抵抗或破坏病毒感染的途径,如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干扰病毒吸附、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抑制病毒释放或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等所用的药物。

抗病毒治疗,是通过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从而阻止病毒复制之后,对身体造成伤害。

4、消毒

如果说单纯地杀灭或者抑制病毒,这其实是soeasy的一件事儿,我们有成千上万种方法干它。

除了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所说的30分钟56度高温,和75%的乙醇、乙醚和含氯消毒剂外,用火烧,甚至用一把大粒盐腌也能够灭了它。君不见有用蒸汽电熨斗给自己消毒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吗,人家这是有科学根据滴!

但,它这些方式,只能用于环境消毒,却不能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因此,能消灭病毒或者抑制病毒,并不等于这种方法能够用于治疗。这就是后来给双黄连刹车的文章的主流观点和理论基础。

5、体外实验、体内实验与临床实验

在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一般要先进行体外实验,然后还要通过体内实验和或临床实验,这三者的差别可海了去了。

体外实验,是指在体外使用从生物学环境中分离的生物体组分进行研究,例如,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中研究微生物或细胞。但从体外实验的结果外推到完整生物体的生物学具有挑战性。也就是说在体外能够成功的实验,到了人或动物体内,很可能可能是不成功滴。体内实验,在生物(微生物,动物,人类或整个植物)中进行的研究被称为体内实验。体内实验是为了确定药物是否在完整生物体(通常是小动物,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中是安全和有效的。通常,在体外有效的大多数候选药物在体内证明在体内无效。临床实验,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试验一般分为I、II、III、IV期临床试验和EAP临床试验。所以,即使现在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工作,在实验室发现了某些药物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到药品上市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绝不是短期就能够应用于临床的。

您哪,以后再看到这样的报导,先别兴奋太早了。

6、为什么体外实验有效果在体内实验可能无效

不理解这一点儿,这是也双黄连营销成功的主要原因,包括年非典的藿香正气和板蓝根脱销,其实在上个世纪上海毛蚶子引起的肝炎疫情,板蓝根也脱销了。为什么历史总那么惊人的相似呢?

体外实验模型比较简单,培养容器、培养基、细胞和药物,影响因素很少,并未表现出对生物体主要部分的毒性或其他问题,但可实现物种特异性。

但活生物体例如人体,是在由膜空间组织的环境中,由至少数万个基因、蛋白质分子、RNA分子、小有机化合物、无机离子和复合物组成的极其复杂的功能系统,同时受药物的吸收、代谢和向受影响组织(病灶)的递送相关影响,药物在活体内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并不能由体外实验直接外推得到。

比如体外实验有效的药物,可能在体内实验时由于吸收率很低(你并不能直接把药抹在进入你机体组织细胞内的病毒上),甚至无法吸收,或者通过人体消化、被分解或代谢掉了,导致疗效降低甚至没有疗效。

所以啊,当年很多追捧“碱性体质抗癌”理论,狂买所谓碱性食物的人有多天真,就不知道无论什么样的碱性食物到了胃里也得被胃酸治服。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抑制病毒不等于预防、治疗”。

7、双黄连即使能用于肺炎治疗也不可乱用

有人很傻很天真地认为,双黄连作为中药,即使不能防治这次的肺炎,吃了也没有关系,所以立即下手买买买,大胆地吃吃吃。

对于病毒感染的治疗手段,包括了针对病原体(杀或抑制病毒、细菌和癌细胞)的治疗和缓解症状的对症治疗,这里的对症治疗是关键。

正如谷晓红教授所说:双黄连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新型冠状病毒发病后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化热,双黄连可能用于这部分病人的治疗。但,此病在武汉初期表现偏湿重,用此药不但无效反而不利。会出现胃痛、腹泻。

你看看,是药三分毒吧,中医也是忌讳乱投药石滴。

昨天小小双黄连,又收割了一波智商税。

明天,谁能预测一下,下一波又会是什么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