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第四大富豪的隐秘面孔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专科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中国多家药企中,市值最高的恒瑞,也许最有希望带领中国药企成为世界级企业。真正走出去之前,恒瑞医药掌门人孙飘扬以及他的妻子钟慧娟,率先冲进了中国富豪榜第四名。

作者:于静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福布斯年度中国富豪榜中,孙飘扬与妻子钟慧娟以.3亿元的财富值位列第四。上一年他们还排在十五名,财富值.6亿元。一年时间,孙氏夫妇的财富值增加了千亿元,与位次相近的其他富豪相比,这对夫妇的面孔极为隐秘。

媒体报道中有关孙飘扬的创业故事并不复杂。

孙飘扬年出生于江苏淮安,年中国药科大学化学制药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连云港制药厂任职,年,32岁的孙飘扬出任厂长。这时,连云港制药厂生产的都是技术含量与利润率极低的红药水、紫药水等产品,公司连年亏损,账面资产仅有8万元,厂长座驾是前任留下的发动机经常坏掉的丰田面包车。

算来算去,依靠那些每片赚一分钱、一厘钱的药品,累死也改变不了亏损的现状。一次职工大会上,孙飘扬说,你没有技术,你的命运就在别人手里,我们要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

孙飘扬用厂里所有积蓄购买了一款名叫VP16的抗癌针剂。连云港制药厂没有针剂制作能力,他们就把针剂做成胶囊,产品上市当年赚了上百万元利润。

多位职工见识到新厂长的能力。两年后,孙飘扬拿出厂里一年的利润,万元,购买了抗癌新药异环磷酰胺的专利权,3年后,产品上市,又是爆款。

每日经济新闻称,这两次“豪赌”就像两级跳板,一次把企业利润从万元规模直接提升到百万级别,另一次把连云港制药厂直接推向国内研发抗癌药的龙头企业。而在当时的中国医药行业,绝大多数企业还没能从“躺着赚钱”的高毛利时代苏醒过来。①

孙飘扬带领连云港制药厂从一家利润只有几万元的小厂,发展到年收入亿元的、我国知名抗肿瘤药、手术用药及造影剂供应商。

黑色半框眼睛,一副科研工作者形象,不再年轻。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上,孙飘扬回顾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年我当厂长,当时中国医药刚刚从卖方经济转为买方经济,药品价格降的很厉害,我一接手处于亏损状态,当时搞所谓的新药,也是仿制药,从年搞创新药,一直在不断的创新,才有今天的变化。”

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左)

年至年5年间,孙飘扬带领连云港制药厂开发了20多个新产品,其中5个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产品”。通过仿制药解决生存问题后,孙飘扬把利润所得投入到研发中,年,拿出万元,与天桥药物研究所建立联合实验室。年,恒瑞上市,在融资所得的4.8亿元人民币中,又拿出2亿元,参照美国第四大药企Chrion的标准,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

年7月22日,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史上最严数据核查要求”。去年,为减少药品购销过程中的灰色空间,降低药品采购价格,“4+7”带量采购政策开始试点,企业需在4+7个试点城市进行市场化竞价。由于中选药品价格降幅超出预期(其中恒瑞厄贝沙坦降价60%),去年12月A股医药股普遍下挫。

为应对政策变化,恒瑞逐渐停掉一般仿制药项目,确定以创新药研发作为战略核心,目前,累计申报49个创新品种,其中艾瑞昔布、阿帕替尼、19K、吡咯替尼、PD-1五个品种获批;生物药也在快速发展。西南证券分析称,恒瑞迎来创新药集中发力阶段,申报临床品种和即将获批品种增多,至年,有望总计获批超过10个创新药品种。

年恒瑞医药()市值超越亿元大关,截至年11月22日的收盘价,恒瑞医药市值已经达到.42亿元,远超营收、净利与之差别不大的其他药企。

“中国医药行业已经形成产业、政策与资本的共振,长期来看中国大概率将走出至少一家国际一流制药企业,”天风证券发表的一份解析恒瑞医药的12万字长文中预测,“其中可能性最大的公司之一就是恒瑞医药。”

恒瑞有希望担此重任吗?

强生、辉瑞、默克等全球医药行业巨头,无不创新实力强、投入大。根据塔夫茨药物开发研究中心对国际10个药企个研发项目的研究发现,研发一个新药需要26亿美元,相当于亿人民币。国际医药巨头均投入重金进行研发,年罗氏研发投入最高,达.8亿美元,强生、默克、诺华、辉瑞的研发费用也均超80亿美元。

我国是仿制药大国,因为新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环节多,还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影响,很多医药人士谈创新色变。“医药行业是强监管行业,政策存在滞后性,当下有钱赚、政策又不支持创新时,企业家们找不去创新的借口太容易了,产品只要能进医保,再做点临床推广工作,能卖出去、可以有短期收益就好了,不少企业干的就是这种活儿”,《E药经理人》杂志执行出品人谭勇告诉“商业人物”,“政策不确定、科学实验不确定时,创新就像赌博,面对这种巨大风险的时候,企业家能不能五年、十年进行研发,不单需要勇气,还需要整体规划和意志力。”

常年来,恒瑞的研发投入都稳定在销售收入的10%左右,有“研发一哥”之称,年,恒瑞的研发比例增加到15%,根据恒瑞医药财报,公司年营业收入.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66亿元,研发投入为26.70亿元。

然而,在政策趋严、创新药变得更为必要后,“商业人物”发现,恒瑞“研发一哥”的身份悄然改变。近两年,恒瑞的研发投入已被生物制药公司百济神州超越,在我国已上市药企中仅排名第二位,与排名第三的复星医药差距并不大。

年与年,百济神州、恒瑞与复星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8.3亿元和46.3亿元、17.6亿元和26.7亿元、15.3亿元和25.1亿元。与后两者的研发增速相比,恒瑞的投入增速也不明显。

创新药的研发周期一般在8~10年时间,国内政策在年出现转变,也是从这时开始,药企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可即便立即开始创新药研发,看到效果的时间最早也要在年,且有研发失败的风险。

从年研发投入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来看,百济神州高达.9%,恒瑞为15.3%,复星10%,而世界一流药企的研发投入占比平均为19%。

年1月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海思科医药,从年医药行业的转折年开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