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期(字数
这里是《一人之下》漫画第()话漫画剧情分析,本话通篇讲的都是大道理,核心主题为:何为人师?介于漫画讲了很多漫画之外的东西,所以我们也可以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些漫画之外的东西,但请不要忘记以求同存异四个字为基础。
第一幕~脱臼
如情报图分析所言,迎鹤楼的纷争以无根生制住阮涛为节点落下帷幕,本话也实锤,和我们预料的一样,无根生并没有折断阮涛的手臂,只是将之挫骨脱臼了,阮涛知道无根生手下留情了,于是出言道谢,看到这里很多网友显得很激动,这里不对阮涛这个人做评论,放到他和他师父对话的那段再聊。
第二幕~点题
我文章也讲了,李慕玄之所以会一直飘在空中,标准答案就是他身上的五斗解酲没有被解除,于是本话里的无根生用神明灵给李慕玄解了五斗解酲,连带着王耀祖的倒转八方也解除了,还是那句话,神明灵凭什么可破万法?潜在逻辑就是神明灵这门异术的品阶高其他异术太多,无论是境界还是炁的质量,从而衍生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神明灵能破万法其实是个伪命题,当境界炁的质量比无根生高或者一样高,那自然是破解不了的。
接着无根生对苑金贵说,想看他的手段何必拐弯抹角磨磨唧唧,直说嘛,看清了么。无根生的这段话算是点题了,官方盖章,无根生从始至终都知道苑金贵这小子居心不良,苑金贵这小子是故意架着他去和那群小年轻打斗的。这又得说到我之前文章里的结论,无根生毕竟是无根生,从被带节奏到不按套路出牌,再到打乱固有节奏,再到重建立节奏,再到带他人节奏,无根生在线教学,手把手教所有人,如何控场,如何将计就计,如何开一局“风后奇门”,无根生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宫。还是那句话,曲彤身上有无根生的一丝韵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第三幕~宝贝儿
接着无根生对李慕玄说:“宝贝儿,岁数不小了,自己走路吧。”这句话并没有被作者加粗,再参考无根生的人设,故而这句话他是可以不带任何潜在含义而说出口的,但很多网友却看到了深层次的意思,能想到这些就是极好的,漫画没白看,请相信,开放式漫画里永远没有“过分解读”四个字,因为作者虽然有最终解释权但作者的答案并不一定是唯一、最佳的答案。
所以这里可以将这句话解读为:无根生提醒李慕玄,你已经不小了,自己的路自己走。
第四幕~何为人师之火德宗
漫画本身隐藏的观点很含蓄,所以下面仅为个人解读:
一上来我们就看到火德宗的储掌门在追着丰平跑,很相似对吧,丰平和师父的关系就像张之维和张静清一样,上次张之维秒了陆瑾后,龙虎山的师兄弟也像今天火德宗的师兄弟一样,议论纷纷。
师兄弟吐槽储掌门偏心,师兄各门功课都在丰平之上,升金火也早于丰平,但师父却让丰平先投皈命符入圣火,接着师兄弟们讨论了丰平殴打无根生的事情,师兄当即对师弟们的疑问给出了答案:
“哈哈哈,还得是丰师弟,懂了吗?你们要能做到,你们也早投皈命符入火了。”
我在情报图里就讲过,这句话很多人都是看不懂的,即便正式漫画里已经补全了前因后果,这句话依然很难懂,很显然师兄对于师父的“不公”很释然,因为他自己也做不到,做不到什么?是把全性代掌门按在地上打得跟猪头似的?
这是在夸丰平能打?实力比师兄强?我不这么认为,都说了,师兄金火比丰平早升,功课还比丰平强,所以丰平的实力未必比师兄强,但是如果论心性,那师兄恐怕就不及丰平了,所以师兄这里的话可以理解为:
丰平能去迎鹤楼、能把全性掌门按在地上打,能打成猪头,至少有三个说法,做师兄的自愧不如,丰平能投皈命符于圣火,实属应当。
丰平能去迎鹤楼:少年志,意气风发
按着全性掌门打:豪杰志,锐不可当
全性掌门成猪头:是非志,不辨黑白
心火肺金,能升到金火的师兄,其心境、见解远胜愤愤不平的师弟们。而丰平揍得全性掌门成猪头,这句话是可以进一步解读的,一方面确实说明丰平不弱,另一方面更说明那场战斗,丰平也没有下死手,仅仅是比斗的范畴,一个能和全性如此相交的人,丰平显然比师兄更胜一筹。是非分明,不辨黑白,这个境界被我定义为成为三十六贼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
回到正题,火德宗为什么会出现丰平这样的人?龙虎山为什么会出现张之维那样的人?本身有天赋固然是一方的原因,但与师父的教导亦息息相关,储掌门如何手把手教导丰平的不得而知,但张静清如何教导张之维的我们可是亲眼目睹,不讲规矩却大有规矩,看似散养却又循循善诱。
第五幕~何为人师之一气宗
本话实锤,不仅高艮是异人里的卫道士,就连高艮所在师门曾亦属于异人界的卫道士,高艮的师父教高艮,学了一身手段,就要惩恶扬善。见了无根生之后,高艮迟疑了,他发现,全性里不一定都是坏人,也可能有好人。
师父很明确的回答,全性里一定有所谓的好人,但是好是坏不是我们定义的,而是他们自己定义的。这里有一层隐晦的含义,全性的路是全性成员自己选的,成为全性的一员,这个选择不是正道替他们选的,是他们自己选的,和好坏无关,好也好坏也好,既然自己选了,自承因果。
接着师父继续说,高艮的师爷曾说,如果不能对全性的每人每事都做到明察秋毫,那么就老老实实按着正道传下来的规矩做事。真相了,如果你不是无根生、不是赵方旭,不是那个可以改变规矩的人,那么即便你可以看穿本质、可以知道原理,但你作为一个常规异人,你能做的,就是顺势而为。
全性里也有好人?怕错杀好人?犹豫了?彷徨了?正道之所以是正道,全性之所以成了邪教,是有它的道理的,都说了与好坏无关,全性成员自己选择的路,自承因果,所以哪怕全性里有好人,高艮也得站队,不分对错,不讲道理,站队是作为一个普通异人,一个热血的年轻异人,在乱世里,唯一可以做的,正确做法。
而三十六贼算什么?算无根生拿三十六贼玩暧昧,把正道与全性混为一谈,搅屎棍把黑白分明的水搅浑了,然后就像他在迎鹤楼干的那样,原有节奏被他打破了,新节奏被建立了,过程中或许有人吃亏了、受伤了,但最终全性和正道和平收场。三十六贼就是第一批黑白相间、兼容的人,时代的先驱,这批人的牺牲换来了治世的到来,法治的到来。
高艮是个异类,不想随大流,他想事无巨细,他要明察秋毫,所以我们知道,他最后加入全性做了卧底,在全性里杀了不少大奸大恶之徒,最后更是做了三十六贼。接着师父又掏出一本账本,上面记载的都是全性之人犯下的血债,高艮的师父又抛出了本话里至关重要的知识点:不管他在别人面前是以怎样的面目示人,但有一点,只要他是个全性,就必须要做到。这账本上全性犯下的累累血债在“他”的眼中都不能叫个事儿。
相信很多网友也没有看懂这句话,高艮师父的意思就是,不否认,全性里有所谓的好人,但全性门人犯下过累累血债,这是客观事实,全性就是恶人、败类的集中营,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那些全性里所谓的好人,不管他们自己如何正三观、辨是非,但有一点他们避无可避,那就是,他们从加入全性的那一刻开始,他们也就选择了立场,做了站队,从客观上讲,那些十恶不赦之徒也成了他们的同门,那些所谓的好人也算是在同流合污、助纣为虐,所以,这些里那些潜在的、所谓的好人,即便被杀了,死得也不冤。
作者抛出的这番逻辑是不是还是挺有道理的?尽信书不如不读书,选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就不同,如果从无根生的视角、从哪都通的视角,那就又可能不是这么回事儿了。但毫无疑问的,高艮师父说的很有道理,高艮师父从当年时代的本质、全性的本质入手,深深地影响着高艮的三观,这就是一气宗掌门的为师之道。
第六幕~何为人师之青竹苑
侯凌被青竹苑掌门给惩罚了,青竹苑掌门也在教导阮涛等人,青竹苑掌门的观点有以下几个:
01~正邪之争vs意气之争
青竹苑掌门的第一个观点为,阮涛三人在迎鹤楼里行的是好勇斗狠的意气之争,非正邪之争。什么是正邪之争?许新与董昌在唐门山脚暗杀黄放那次就算,真正的正邪之争,多说半句都是废话,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阮涛三人在青竹苑里,打死打伤不至于,打嘴仗的多,说教的多,践踏他人尊严的多。
02~心猿意马与信马由缰
关于阮涛、侯凌、李慕玄这三人的人设,我这里再做一次解析,不存在主观偏袒谁:李慕玄与侯凌属于同一档,侯凌的师父将之定义为猴子,不少网友想到了心猿意马,关于心猿意马,当初张怀义给张楚岚科普阴阳五雷的时候讲到了,能驾驭心肺就会变成一只猴子,心猿意为内心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亦如侯凌与李慕玄一样,被贪嗔痴支配,心猿上蹿下跳。
后来诸葛青在碧游村篇章里讲乾坤三爻时又提到了心猿意马,修行人将心肺比作猴子,司心志,阳;肝肾比作猪,司七情六欲,为阴;脾胃无形属土,调和阴阳,被称为“沙和尚”。
同时还说元神这东西平时浑浑噩噩,藏在我们灵魂深处,但在用功的时候,在我们专注地时候,就会稍微显现出来主导我们,元神被意识承载又极容易被意识惊扰,所一个打算锻炼自己的人,任凭意马由缰,必遭劫难,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一个悲剧,一个本来拥有极佳资质的修行者自暴自弃的悲剧,一个大家想尽力挽救最终无奈地发现已经无可救药的悲剧!
网友:,米二大大的解读真是让人醍醐灌顶。
周蒙:八奇技是周圣创的?他也配?
上面扯了那么多,就是表明一个观点,李慕玄、侯凌两人属于典型的心猿意马、信马由缰之人,不遮掩,随心所欲。但是不是我们就又该一个劲儿骂李慕玄了?骂侯凌了?如果你现在开始这么想,那你可以先骂骂自己,因为你也是信马由缰之人,因为别人怎么引你就怎么想,你和李慕玄、侯凌有什么两样。
李慕玄也好侯凌也罢,之所以成了经典的反面教材,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也会犯和他们一样的错,甚至于还不如他们,毕竟我们也只是普通人,没有什么至高的境界。作者但凡拖更一周,你还得叽叽歪歪呢。所以李慕玄被考验了三年还入不了门,心生不满能有什么错?他又不知道左若童的良苦用心,李慕玄看着左若童盛气凌人的教训王耀祖,盛气凌人的教训自己,站在他当时的立场,他心中有气又有什么错,还是那句话,那段剧情只是个遗憾,谁都没有错。
左若童高高在上,三一门高高在上,看不起王耀祖,看不起全性,他李慕玄不服,他李慕玄要混出个人模狗样,要让正道看看,要让三一门看看,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他日我让你高攀不起!放在爽文漫里,李慕玄就是妥妥的男主,他内心的逻辑适用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他有什么错?
然后我们再说迎鹤楼的那档子事,原本大家相安无事,然而当李慕玄报了师门之后,以侯凌为首的正道后辈开始对李慕玄另眼相待,李慕玄厌恶这种感觉也是合理的,纵然全性十恶不赦,但关他李慕玄什么事,无知者无罪,他本人也不是全性,他对全性也仅停留在对王耀祖这少数几个人的认知上,他不过是阴差阳错间拜了全性之人为师而已。
而王耀祖在遇到李慕玄后,一直都很低调,全性展现出来也都是真性情,所以在李慕玄的认知里,正道凭什么看不起他和王耀祖?凭什么讥讽他和王耀祖?凭什么谩骂王耀祖?换做是我们,我们多数人也是会犯他所犯的错的,被嗔怒支配,信马由缰,打死打伤不至于,但以让人磕头下跪这种毁人尊严方式,诛心,是让人心情愉快的。
然后我们再说这侯凌,我们作为普通人站在他的位置,一样很容易犯他的错。站在他的角度,李慕玄像什么?laogai犯的徒弟,作为一个正道的异人,不与之为伍实属正常,对其另眼相待也很正常,只不过侯凌信马由缰,管不住嘴,嘴欠了。
03~何为兄长?
很多网友大赞阮涛够兄弟,讲义气。如果是放到现在,你的兄弟和人起了争执,打起来了,你会怎么做?仗着自己手段高明?强出头?给兄弟撑腰?家里有矿?
虽然拿现实的法治背景去比较有点不太恰当,但阮涛的师父给出了标准答案
/p>
他第一句话就说到了关键,那就是事件本身无关正邪,什么谁谁谁的徒弟,什么全性不全性,全都是借口。侯凌纯属在打嘴仗、过嘴瘾,惹是生非,阮涛看似大义凛然,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但本质上就是在给侯凌撑腰。
必然有网友不解,阮涛有什么错?难道眼见侯凌被欺负就不管了?有这种想法没错,但请再次看一看青竹苑掌门罚阮涛的根本原因
/p>
阮涛只是单纯的在给侯凌撑腰,而没有约束侯凌。
啥意思?意思就是阮涛和王耀祖一个路数,不论是非,只分黑白,自己的人就是白,对面的人就是黑。阮涛从头到尾可没有教训侯凌,反倒是教训李慕玄的多,阮涛没有尽到一个兄长的责任。
这时候回过头来再问一句,如果是放到现在,你的兄弟和人起了争执,打起来了,你会怎么做?最合适的做法自然是帮理不帮亲,冤家宜解不宜结,劝架不帮架,而不是火上浇油。
这段终于讲完了,回过头来我们评价一下,阮涛属于什么人?说他沽名钓誉、腹黑心机之类的,那自然是严重了,但说他靠谱讲义气却又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我还是当初的观点,阮涛代表的是当年那个时代,年青一代里的常规异人,这种常规异人的三观行的是中庸之道,无关好坏,但不超前,他的反应和行为对应的其实就是现实中我们这些大多数的普通人。我这算不算在洗白他?不至于,因为他的行为如果放在直来直去、心直口快、嫉恶如仇之人的眼里,还是装,还是以多欺少,还是自以为是,还是道德b。
第七幕~何为人师之全性
本话最后一幕,李慕玄问王耀祖有没有藏私,王耀祖李慕玄还欠火候,有些东西还没传,李慕玄闻言后心里舒了一口气,王耀祖看出了李慕玄的心思,直言,当学会所有手段后,这报仇还不简简单单。
而李慕玄却回答说:“报仇谈不上,但他很有兴趣和名门弟子玩一玩。”
这师徒两人一唱一和,看得一旁的无根生沉默不语,不少网友脑补了无根生的潜台词,无根生:这傻孩子扶不上墙啊。
王耀祖起初对李慕玄以诚相待,本无可厚非,然而后来对李慕玄有求必应,不分是非,显然惯子如杀子,可以说李慕玄自己确实有问题,但也算是被王耀祖给害了。不过有一点所有人都算错了,王耀祖以为李慕玄要报仇,然而没有想到李慕玄只想玩,恶童之名实非浪得虚名。
前段时间我专门写过文章,分析为什么无根生度不了李慕玄,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人没有信仰、没有信念、没有追求,他只是无根之人,他才是“无根生”。加之李慕玄和王耀祖、夏柳青之流一样,在全性里或许不是好人,但绝对不是如梁挺般十恶不赦的坏人,李慕玄是分是非的,是守底线的。
迎鹤楼事件本就算不上什么深仇大恨,故而李慕玄也只是想玩玩,比如再次将对方踩在脚下?趾高气扬的问一句,服不服。害人性命不至于,但过过嘴瘾则是必须的。总之李慕玄这种不上不下、哪都不想去的人,无根生真的推不了,因为李慕玄自己是没有方向的,而梁挺、吴曼都是有方向的。
未完待续
不少人在本话之后就在讨论全性与正道的是非,有什么好讨论的?
全性既然为黑,自然有它黑的道理,全性里有好人,全性人爽快,它犹如有零星萤火的黑夜;正道既然为白,自然有它白的道理,正道里有小人,有墙头草,它犹如有阴影的白昼。请问白昼与黑夜你选谁?如果可以,你自然会选白昼,毕竟你我向阳而生。
最后照应标题,四个势力都给出了何为人师的答案,方式方法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很明显,惯子如杀子,绝对的放养与散养是不可取的,可以不知道何为人师,但一定得清楚,不要乱为人师。
莫愁前路无知己,一人之下可识君,我业余的,靠爱发电,长期血亏,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