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民勤县群众在沙漠腹地种植梭梭。据悉,民勤县今年造林工作全面启动,计划营造防风固沙林10.5万亩,绿洲绿化1.1万亩,提质改造及补植补造1万亩。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盛学卿
“现在正是治沙最好的时候,我们要抓紧时间。”早春三月,万物复苏。站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治沙点上,49岁的武威农民王银吉信心满满。
19年来,王银吉带着一家人吃住在沙漠,与荒漠风沙抗争,硬生生在沙漠边缘种出一片绿洲。
沙丘止步,绿色重现。王银吉的故事,正是甘肃这些年来防沙治沙工作的缩影。从“沙追着人跑”到“人赶着沙走”,曾经几代甘肃人的梦想,如今逐渐成为现实。
时下,走进甘肃河西地区的沙漠地带,一个个草方格锁住沙丘,一群群牛羊进了棚圈,一片片绿色的草木持续扩展……甘肃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防沙治沙道路。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干旱缺水、植被稀疏、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我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省区之一。
“沙进人退”的局面必须改变。多年来,甘肃省坚持把防沙植绿工作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不断调整建设思路,依托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持续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行动,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绿色福祉。
几十万干部群众拎起铁锹,扛着沙生植物,挺进广袤沙海,打响了一场防沙治沙的艰苦战争。
武威石羊河林业总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夹缝地带,三面环沙,植被稀疏,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是甘肃防沙治沙的主阵地之一。
面对漫漫*沙的侵袭,为了保护赖以生存的石羊河,人们纷纷行动起来,不顾严寒酷暑,吃住在沙漠里,为的就是能让种下的绿色植物能够在沙漠里生根、长大。
治沙之路何其艰难。一茬种不活再种一茬,一块治完再治一块,就这样经历了几十年的摸爬滚打,一道“绿色长城”在大漠深处筑起。石羊河总场在长达公里的风沙线上,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78万公顷,铺设黏土、柴草沙障1.6万公里,机械围栏0.02万公里,封沙育林(草)2.13万公顷。
人类与荒漠化的斗争,注定是一场持久战。甘肃一直坚定信心不动摇,坚持不懈创新防沙治沙的技术和方式,努力从防沙治沙到用沙转变。
*的十八大以来,顶层设计和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力度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府主导、群众主战、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汇聚起治理沙漠的磅礴力量。
甘肃在河西走廊北部风沙前沿地带建成了长达公里、面积万亩的防风固沙林(带),余处风沙口得到治理,多个村庄免遭流沙危害。一度被风沙吞噬的黑河、石羊河下游,干涸多年的居延海和青土湖重现生机,分别形成40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以上的水域或湿地,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入新时代,甘肃不断探索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发展路子。全省各地把防护治理与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转变治沙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治沙与用沙结合,在沙窝窝里“淘”宝贝,培育形成了中药材、林果、设施种养、精深加工、生态旅游等一批特色产业,开发出枸杞、红枣、苁蓉、锁阳等一批优质沙产品和特色品牌,实现了治沙与治穷的共赢。目前,全省已发展沙产业企业、基地余家,年产值11亿元。
曾经起伏的沙海,如今有了片片绿洲;一度被沙所困的人们,正在千方百计变沙为宝。在防沙植绿的道路上,甘肃的脚步从未停止,还将继续跋涉。(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洪文泉)
防沙治沙,离不开创新
洪文泉
防沙治沙是世界共同的难题。面对起伏的沙海,甘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甘肃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将沙漠渐渐变成绿洲,离不开团结一心的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更离不开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
防沙治沙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传统的治沙方式不断地在创新中改进、优化,甚至一次一次被推翻、替代,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在民勤县,广大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共同探索出了“麦草沙障+沙生苗木”“固身削顶、前挡后拉”等治沙技术,以及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命名的“母亲抱娃娃”民勤治沙模式,成功阻击了风沙的侵袭,守护住了绿色家园。
坚持科学防治、重视科技创新,在甘肃治沙中举足轻重。近年来,甘肃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防沙治沙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防沙治沙科研推广、教育培训和学科专业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使全省科技防沙治沙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目前,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已经建成了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荒漠化防治国际培训中心等重点科研基地,建立了国际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防治技术援助交流平台。并依托人才和技术优势,先后举办了36期“中国沙漠治理技术和荒漠化防治国际培训班”,培训了9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多名学员,其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成果及培训水平均为国际领先。
治沙是生存问题,同时也是发展课题,除了技术创新外,思路和举措的创新也尤其重要。如何变沙为宝,发展沙产业,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甘肃防沙治沙工作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