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前庭性偏头痛属眩晕范畴,临床上常常反 [复制链接]

1#
网络编辑求职招聘QQ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47588.html

导语:在中医理论中,前庭性偏头痛属“眩晕”范畴,病因多为风、痰、虚、瘀,注重辨证论治,从因论治。该病常常反复发作,病程迁延较长,病势绵延不绝,中医理论认为,肝风内动、痰浊内阻和外风入内等皆易上扰清窍,发为眩晕,眩晕反复发作则致气血功能失调、血脉不通而致瘀,瘀结于内,则病情缠绵难愈。

01前庭性偏头痛,可归属于“风眩”“眩晕”“头风”“偏头痛”范畴

1、痰瘀致眩理论研究

前庭性偏头痛发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或自身不稳感,中医学可归属于“风眩”“眩晕”“头风”“偏头痛”范畴。眩晕发病病因繁多,病机复杂,《*帝内经》开创了“虚、实皆可致眩”的理论先河。丹溪《丹溪心法头眩》云:“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

重视“痰火致眩”,主张“无痰不作眩”及“治痰为先”,他认为眩晕属痰者居多,认为有痰则会发作眩晕。即便是由肝风内风所引起的,也一定会有痰的因素存在。明代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中提出“瘀滞不行,皆能眩晕”。虞抟《医学正传》中提出“血瘀致眩”的理论,认为久病,多因素夹杂致血瘀不行,闭阻清窍,发为眩晕。

2、痰饮、瘀血致眩特点

痰饮多由于水液代谢紊乱、水液失运并停聚于体内而形成。水液代谢依赖于肺、脾、肾、肝及三焦的正常运行,在某些外感内伤因素的直接诱导下,水液代谢异常形成痰饮,因此,凡与津液代谢有密切关系之脏腑的机能失调,以及对津液代谢有不良影响的致病因素均可以引发痰饮的形成。

痰饮形成以后可以随气的运行流窜到全身上下内外,《杂病源流犀·痰饮源流》中说到:痰饮为有形之邪,可以随气运行到各处,比如经脉、比如脏腑,上到巅顶,下到涌泉,周身内外无处不到。导致发病形式多样、表现复杂,故有“怪病多痰”、“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痰浊内扰,痰随气逆,易上蒙清窍、扰乱心神,出现头晕目眩。痰饮属于水湿之邪,具有黏滞的特性,致病势缠绵,病程较长,难以速愈,亦反复发作,难以断根。虞抟《医学正传》中提出“血瘀致眩”的理论,他认为久病及多因素夹杂最易导致血瘀不行,当血瘀闭阻于清窍时会发为眩晕。

痰饮日久,容易流注于经络,壅塞于经络,致经络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久而久之形成瘀血,另一方面,“血不利则为水”,瘀血久不去继而使得水液集聚产生痰浊,使得因瘀生痰。瘀血致病同痰饮一致,症状错综复杂,阻于脑窍并日久不散时,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脑窍失养,生理机能失常,进一步出现或眩晕、或头痛的症状。

3、现代研究进展

前庭性偏头痛作为眩晕门诊常见的疾病,他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很大,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对患者的精神心理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然而这一类功能性疾病在西医学的治疗领域往往手段很局限,只能对症缓解患者症状,而长期应用又存在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等情况,导致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措施仍然没有太大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环境的变迁以及饮食、作息的变化,人们终日少动多静,如室内脑力劳动增加、室外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又因脾主四肢肌肉,终日少动则日久影响脾气运行,导致水液疏布不利。

并且脑力劳动增多,思虑过度易伤脾,饮食有粗糙食物演变为肥甘厚味为主,尤其山西人饮食口味厚重,亦会增加脾胃负担,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液停聚,渐成痰饮,痰邪凝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导致血液运行不利而成瘀血之邪,痰瘀互结阻滞经络。

使得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浊瘀血上蒙清窍,脑窍失养而引起眩晕。因此,临床所见的眩晕常见证型已不再是单纯的痰湿中阻,更多见得是一种兼夹瘀象的眩晕证型,我们将其称为痰瘀阻络。因此在治疗时要治痰勿忘瘀,治瘀勿忘痰,痰瘀并治。

02中医治疗效果较好,自拟清眩汤能明显减少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时长

自拟清眩汤是全方由半夏、生白术、天麻、茯苓、泽泻、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葛根等药物组成,是半夏白术天麻汤及通窍活血汤化裁而来。其中,半夏性温味辛、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重在治痰,天麻味甘性平、入厥阴经、擅长平肝熄风而止眩,旨在治风,两药同为君药,共奏化痰息风之效。

李杲曰:“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臣药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两药相协,消已生之痰,杜生痰之源,从根源解决痰患。川芎、赤芍行血活血,共除瘀血,共为臣药。

泽泻泻水湿、行痰饮,葛根味辛升发,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与白术同用治痰饮停聚、清阳不升之头目眩晕,桃仁、红花、丹参与川芎、赤芍共用取通窍活血汤之意共奏活血通窍之功效,以上诸药共为佐药,治痰瘀阻络之眩晕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麻、葛根可以降低外周血管、脑血管和冠状血管阻力,并有降压、减慢心率及镇痛抗炎作用,天麻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起到清除自由基、改善脑组织的能量代谢、稳定钙通道、保护神经细胞,减少其损伤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口服天麻提取物后可以改善小鼠因旋转而诱发的厌食反应,提示天麻有效成分可以改善因眩晕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白术可以利水、可以促进机体免疫活性、可以扩张血管。半夏可以调节迷走通路止呕止吐。

赤药苷具有抗抑郁、抗炎、镇痛、保护神经、镇静催眠等多种药理作用。红花可以保护脑组织、稳定细胞应激活动。桃仁可以调节免疫、抗炎、抗氧化、抗内*素。具有保护神经作用。川芎、丹参、红花、桃仁皆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流速,改善微循环,丹参、红花对中枢神经系统还有镇静、镇痛作用。

自拟清眩汤联合西比灵治疗痰瘀阻络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该病中医证候、改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减少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时长,降低眩晕/头晕程度,同时,在临床研究观察期内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证明自拟清眩汤与西比灵合用是临床上治疗痰瘀阻络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临床上值得推荐。

结语:传统中国医学中历代医家在此类“眩晕”病的病因、病机、治疗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分丰富并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生活环境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此类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需要更进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不断的发展和提高中医药致病的有效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