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这棵红薯秧蔓儿,时时在缠绵思念着 [复制链接]

1#

红薯情

文/荣繁诗

我生长在农村,从小就和红薯结下了不解之缘。早晨还没睁开眼,就听见母亲做饭时“嘎达、嘎达”地拉风匣声,我和妹妹便嚷着要吃红薯了。母亲便从锅里捞几个半生不熟的红薯块,我和妹妹争挑着吃,有时还产生“怨恨”呢。母亲做好饭后,往往在锅底烧几块小红薯。待半晌时,我就扒出红薯,剥掉黑糊糊的皮,看到灿*的瓤,狠狠咬一口,几乎不用咀嚼,就直接吞咽到肚子里,反刍着齿缝间和肚里泛涌上来的甜丝丝、香喷喷的味道,那情境至今难以忘怀。有时将红薯皮剥去,“咯吱、咯吱”地生吃,当水果吃,既止渴又充饥。红薯养育了我的童年,我对红薯一往情深。如今我在城里居住近五十年了,对红薯没有丝毫吃腻的感觉,只要有卖的,我就买来做着吃,是个地道的“吃红薯狂”。我偏爱红薯,直到永远。

红薯易栽好活产量高,对人类的贡献大。一块红薯培育后,浑身长出嫩芽,待芽长到十多公分后,栽到地里,浇点水,便活了,家乡俗叫春红薯。麦收后,红薯秧已长得好长,截成一段段约二十公分长的秧,栽在土里,赶上下雨或地质较湿时,自然就活了。红薯生命力极强,不择土壤贫瘠,不计施肥多少,不怕老天旱涝,不用细心管理,就可以很好地生长。红薯“拉秧”之后,隔段时间最好翻一次秧,避免生根。这活我干过,找一根二三米长木棍插进秧下,向左或向右翻,翻过的秧子齐刷刷倒向一边,煞是好看。活虽不累,由于翻动秧子,上面的露水和湿土溅在脸上、身上,使人不快。休息时,我们把竿子插直,用土坷垃看谁投得准,有次我竟然首发命中,引来一片喝彩声。

秋深了,雾霜杀败了浩茫的红薯叶,由浓浓的绿色变成淡淡的红*了。此时,红薯亢奋于泥土之中,胖大结实的块头硬是将沉重的*土层拱起一个龟背,挤错开一条条长长的裂缝,那薯儿像是从土缝里窥视日月星辰,并嘘出陌生的鲜活气息,期盼着跃出地表。

“刨红薯去了!”生产队长敲着钟高喊着,发出了收红薯的号令。乡亲们踏着浓浓的晨露来到红薯地里,先割掉长长的秧子,整齐地放在田间地头。然后抡起抓钩,狠中有柔地刨下去,两手协调地提起一棵红薯,带来一个惊喜,秧下簇拥着几块沉甸甸的红薯,着实高兴。刨下的红薯,堆成堆,分到户,常常摸黑整回家,收获的喜悦让人们忘记了疲劳。家家往往挑灯夜战,将好的红薯放到挖好的地窖里,保管得好,可以吃上一冬一春。其余的就切成红薯干,或煮着吃,或蒸着吃,或加工碎了吃。后来人们生活条件好了,直接将红薯在地里切成干,晒在田野里,白茫茫一片,形成一道风景。

红薯丰收之后,乡亲们获得好心情,寻思着如何加工红薯,做各种薯质食品了。男人们加工出红薯淀粉,制做出粉条、粉皮等,可卖钱了。红薯秧喂羊,还可加工成面养猪。家庭主妇们用加工的红薯面,做饼子、窝头等面食,还做面条、饺子呢,成为稀罕饭。如今加工厂拔地而起,红薯制做成薯干、薯条等食品,加工出酒、酒精(可制造电池,作汽车能源)或可降解塑料,形成了一条红红火火的产业链,还不时地赚来一些“洋钱”,使廉价的红薯变成了“金娃娃”,怎不叫我热爱它。

我爱红薯,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那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场可怕的大饥荒在华夏大地蔓延,红薯几乎成了一个有几千年农耕历史的民族再生食品,现在回忆起来,恍若人生一梦,令人喟然长叹。那时候红薯是命根子,粮中之王,当家之饭。平常家里喝的是红薯面稀饭,煮的是薯块薯叶或薯干,蒸的是薯面窝窝头,锅下烧的是红薯秧,颇有“煮豆燃豆萁”之感慨。

红薯全身是宝,就连薯根、筋、秧也不放过,都要食用。在那难熬的春夏之交,红薯家族已被“满门抄斩”,几乎“全*覆没”了,人们就靠国家救济粮、菜艰难地度日。我们家八口人,一个月几十斤救济粮,十有八九是红薯干,虽然几分钱一斤,父母常为筹措购粮的几元钱发愁。东借西磨凑够钱后,通常由我将粮食买回。我胳膊夹着袋子,手里攥着钱,走出五六里,到粮库挨上半天号,买上粮食,已饥肠辘辘了。生吃那圆圆的、白白的红薯干,便是救星了,那种清淡素雅又甜又香的感觉,至今回想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有说不尽的心酸。

发放救济菜,这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事了,我至今忘不了那一幕。我在挨号时看到,用稻草编的大网兜,装着晒干的一把把红薯秧,带着黑黑的叶子,分发给大家。能吃上这红薯叶,可比树叶、麦苗好吃多了。我忘不了沧桑岁月的生活艰辛,牢记着极不寻常的吃红薯经历,这是一笔艰苦磨难的精神财富,使我受用终生。

传说明朝万历年间,在菲律宾发现红薯,西班牙殖民主义者严禁外传。福建陈姓商人暗自学栽培技术,寻找机会将薯种带回祖国,才有被广泛种植的今天。红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人们给它起了多多的别名。从来历说,叫“洋芋”“番薯”;从颜色分,叫“白薯”“红苕”;从种植地域讲,叫“山芋”“地瓜”;还有叫“甘薯”“土瓜”等名字的。还以红薯为题,形成了不少形象幽默的语言。如“心急吃不了热红薯”,称矮胖的人“长的像红薯”,娇气的妇女戏称为“红薯太太(存放时怕风怕冻)”,戏曲中县太爷表述廉洁决心时唱道:“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据说,红薯是延年益寿的佳肴,防癌抗癌的将*,宽肠通便的勇士,软化血管的能手,消炎治疮的高手,减肥轻身的妙品,好处多呢。由此可见,红薯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丰富了群众的语言,还成为防病增寿的天然保健食品。

红薯在贫穷时代救了我的命。我似它身上长出的一根秧蔓,一路匍匐着爬进了城市的田垅。如今吃着白花花的大米饭,香喷喷的白面馍,但我难以忘怀那刻骨铭心的大饥饿时吃红薯的生活片断。我这棵已在城市生长的“红薯秧蔓儿”,正深情地向故乡张望,缠绵思念着“自己的母体——红薯”。(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