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质疑葫芦头泡馍没有葫芦嘴刁药王了解这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样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葫芦头泡馍,不少去陕西吃过这道美食的人都是一脸问号,味道确实不错,但是这和葫芦没有半毛钱关系呀。

“葫芦头泡馍”里确实没有葫芦,但是它确实和一个葫芦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追溯到唐朝,有着一段千年的历史,与一个“嘴刁”医术又高的药王有关——孙思邈,不过知道的人不多。

偶遇“初代葫芦头”

在唐代时期,京城长安有一种叫做“煎白肠”的食物在街边有卖,它是用猪的肠肚所做,但是因为味道腥气,所以吃它的人寥寥无几。

但是偶然的一天让孙思邈发现了它,由此让这道“煎白肠”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孙思邈有着极高的医学造诣,尤其是在饮食方面的研究更是颇有心得,并且还写了一本食疗专著《千金食治》。

相传有一天孙思邈在长安溜达,路过一家专门卖猪杂碎的小店,偶然的机会下吃了一份煎白肠。但是他刚吃了一口就吃不下去了,这“煎白肠”不仅腥味极重,而且还非常油腻,让人吃起来非常难受,甚至是隐隐作呕。他就询问店家这菜怎么做,才知道是因为做法不对。

葫芦头名字由来

孙思邈就说:肠属金,金生水,故有降火、治消渴之功。肚属土,居中,为补中益气、养生之本。物虽好,但调制不当,也是枉然矣。

于是孙思邈就从自己随身携带的药葫芦里拿出健胃解腻的药材,配出一份含有八种调料的方子,并告诉店家如何使用。

店家按照方子进行制作,最后做出的肥肠没有了腥味,没有了油腻,多了一份鲜美,由此食客不绝,纷纷竖大拇指。

最后店家为了感谢药王孙思邈,于是就在店门口悬挂一个药葫芦,并且也将“煎白肠”改名为“葫芦头”。

有历史背景的“葫芦头泡馍”是因为孙思邈的关系,从食材角度来说,则是因为猪大肠与猪肚相连接的一段,油脂丰满,外形非常像葫芦,所以也就有了“葫芦头”的叫法。

“葫芦头”大有讲究

现在做“葫芦头”的原料是猪大肠和猪肚,吃的时候顾客把馍掰成碎块,然后厨师把猪肠、猪肚等是食材放到掰好的馍块上。接下来用骨头汤泡上三四次,最后配上糖蒜、辣椒酱等佐料就可以吃了,味道鲜美不油腻。

别看葫芦头这个名字有些“糙”,但是它的做法可是细致的很。

葫芦头的原料要选用新鲜的肠、肚,然后经过稻、捋、刮、翻、摘、漂、煮、晾等多道工序,去除肠壁上附着的脏东西和油脂,直到肚肠洁白发亮才行。

葫芦头泡馍在烹调方面也是有讲究的,就像羊肉泡馍一样,用滚烫的高汤在馍、猪肚、猪肠上“泖”。

也因此这个汤也是讲究的,需要用新鲜的猪骨、白条鸡、猪肉、调料包等一同熬煮,直到汤汁成为乳白色才行。

到现在葫芦头泡馍已经发展成为一系列菜品,例如海参葫芦头、大肉葫芦头、鸡片葫芦头等多种多样的美味搭配,所以在西安有这样一句话“提起葫芦头,嘴角涎水流”。

本次就不给大家奉上葫芦头泡馍的做法了,不过它的基本做法已经隐藏在本文中,细心的朋友们学会了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