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人的主食--苦荞麦
苦荞麦的营养价值并不是我们随口说说这么简单,作为彝族人的主食之一,其中也融入了深厚的感情。苦荞是维持彝人生命、繁衍彝人的主食。在毕摩宗教活动中、节庆、婚嫁、丧事及接待宾客时通常将荞麦作为主食,也做祭祖供品。
彝族人种植的荞麦分为苦荞和甜荞两种,是彝人主食之一。彝人《事物起源·荞源》曰:“远古之时,北方未闻有苦荞,南方有荞没听说,东边不种荞,西边还是不点荞,世上没有苦荞种。丁古兹洛哟,去寻荞来栽,兹阿乐尼山上寻,一天寻在山脚,找是找着了,却见颗粒小如雪,结果不像果。又有一天来寻荞,荞茎粗又壮,荞秆长得茂盛又好看,有荞必开花,开花就结果,有果就有粉,此荞才乃世间栽种谋生荞。”从中可窥出当年彝人寻荞的艰辛,也可看出彝人先民最早发现和种植了苦荞麦。
故乡气候和土质适合栽种荞麦,苦荞的产量和营养价值都高于其他农作物,所以乡亲们都栽种苦荞,也颇受喜爱。苦荞具有不易虫蚀、食用方法多、可与多种食物配制、制成熟食后不易变质等特点。荞麦经推磨制成荞粉,或烧、或煮、或烤,主要食用方式有荞粑粑、烙饼、烧馍、煎饼、荞米饭、疙瘩饭、汤丸子、糊羹、凉粉、扎扎面等。根据饮食爱好,可分别与四季豆、洋芋、小麦、大米、圆根、白蒿等配制。千百年来,就这么吃着荞粑粑生存繁衍下来,也不曾想过何谓绿色食品,只知道荞粑粑耐饿,每个从山里走出来的彝家儿女,都吃着苦荞麦粑粑长大。小时候放牧和上学,包里常装着一块苦荞粑粑,都是冷吃。
故乡苦荞麦,产量高,成熟之际,叶变*,籽变黑,密密麻麻,颗粒堆起摞起在其秆上,收割晒干后放在竹囤箩头和木柜子里,不管放多少年,不会生虫不会腐烂。以前,人们不了解苦荞麦,没把它放在眼睛,它受青睐,是在灾荒年间,至“三年生活困难”时期,苦荞麦不知救活了多少彝人的性命。苦荞麦叶,椭圆形,又绿又嫩,掐去一煮,味道鲜,连苦味还带绿色的汤喝了,不知咋回事,浮肿的人自然消肿。
苦荞麦的保健作用
为了健康,有人提出吃“三苦”,即苦茶、苦瓜、咖啡。科学证明,苦荞麦是抗“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天然保健食品。信息网络时代的今天,苦荞麦的身价已传遍世界。据祖国医学《本草纲目》记载:苦荞麦性味苦、平、寒,“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能练五脏滓秽”,“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现代临床医学观察表明,苦荞麦面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力、疗胃疾、除湿解*、治肾炎、蚀体内恶肉的功效,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胃病患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这些作用都与苦荞麦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有关。
数千年以来,彝人们流传着家喻户晓的苦荞歌,娓娓道来的是对苦荞说不完、道不尽的好处:“撒下苦荞种,幼苗绿油油,嫩叶似斗笠,花开如白雪,结子沉甸甸,荞子堆成山,老人吃了还了童,少年吃了红润润,姑娘吃了双眼明如镜,乌发放光泽,十指嫩如笋,腰细如柳枝,容貌好似油菜花,迷醉多少男人心,马驹吃了乐津津,牛儿喂了胀鼓鼓,猪仔喂了肥胖胖,小鸡吃了鸣彻彻,瘦羊吃了蹦又跳……”
高寒山寨的彝人们,一年四季,没有山珍海味、没有大鱼大肉,主要食粮就是苦荞,就是这些普通的苦荞使彝人年过八旬的老人耳聪目明;那些妙龄彝女唇红齿白;男女老少牙齿都洁白整齐,就连几个月的婴儿,母亲也要喂食苦荞。正是因为苦荞麦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对多种疾病具有防治功效。在城市里,荞馒头、荞面条、荞麦茶、荞蛋糕等等营养食品也相继问世。
本文来自好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