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我的母亲黑牡丹
TUhjnbcbe - 2023/12/20 21:16:00
《母亲》作者:朱国前前方今年正月十五日,是母亲的70大寿。谨以此文呈给我辛劳勤俭而又善良能干的母亲,算是一份回馈的礼物吧。母亲年轻时人称“黑牡丹”,黑是农人的标志,是健康的象征。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的农妇,成年与农活打交道,风吹雨打日晒,自然生得黑,无甚贬义。至于“牡丹”,我想不言而喻,便是村人对其美貌的褒奖了。我们一家十一口,姊妹七个,劳动力少,家大口阔,能居家度日,尤其是挺过那段艰难的岁月,全赖母亲勤劳、能干、节俭。母亲一生辛劳。长年累月,鸡不叫就下地,鸡归笼才回家,脸朝*土背朝天,泥里水里,勤扒苦做。早晨一身露水,中午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俗话说:男人的田边,女人的鞋边。可父亲从小学医,一生从医,不谙农事,常住单位,无暇顾及家务。即便春节,也往往随农村水利建设或铁道建设大*外出,派往工地医护,一去就是一两个月。除了每月30多元工资(一般职工月薪27.5元)贴补家用,全靠母亲一人支撑这个家。家里老的老(爷爷奶奶)、小的小(姊妹7个),搞集体,像我们家没男劳力的“半边户”处处受气,时时有难。耕田耙地、挑扛搬运、开河打堤等重体力高强度的活便落在了母亲身上。用乡下话说是犁上赶到耙上,厅堂赶到灶膛,丢了笤帚捡拖把,烧火带引娃,一摸带十杂。母亲是一位劳动能手。年曾代表区植棉大户参加县劳模大会,被授予“棉花姑娘”称号,奖品是永久牌自行车优惠券和荆江牌热水瓶。在当时自行车紧缺,花钱买不到名牌自行车的年代,着实让乡亲们羡慕了些日子。我的家乡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棉乡。到了棉花收获的大忙时节,母亲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手不停歇,没了白天黑夜。白天田里忙不完,晚上还要带回头货,母亲将掰不完的棉花摘回家。昏暗的煤油灯下,一家老小围坐簸箕掰花,常常熬上大半宿或通宵,当我们“一个呵欠来把信,两个呵欠要你困”时,人称“故事篓子”的母亲和奶奶便轮番着给我们讲称之为“古话”的民间故事,以助兴解困。于是一堆堆小山似的棉桃掰完了,一篮篮雪白的棉花魔术般地幻化出来了。而今我在三尺讲坛滔滔不绝和笔下生花,大多得益于母亲的启蒙和教化。母亲的细篾鞋花篮,藏着她的世界,针头线老,锥子剪刀,鞋样布料。掰完花,一家人都入睡了,母亲还要纳底做鞋,缝衣补裳,飞针走线,循环往复,针脚密实,天衣无缝。看到母亲独守孤灯,我便以读书、作业陪伴母亲。这也锻炼和培养了我尔后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青烟缭绕的油灯和灶膛的柴烟昏花了母亲的双眼,淤塞了母亲的眼腺,以至于母亲的眼睛迎风流泪不迎风也流泪。母亲俭朴能干。村里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江年喜,技术高,一腰(条)裤子改两腰(条)。”母亲心灵手巧,能裁会缝,将半旧不新的衣裤,经过一番大小改装和里面翻新,往往大人的旧衣服改大孩穿,大孩的旧衣服改小孩穿,就是俗话说的“接旧”或“捡旧”。怕我们嫌弃,母亲便宽慰道:“小时穿旧,长大穿绣;小时穿片,长大穿缎。”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的母亲是“你三年,我三年,裁裁改改又三年”。母亲节俭持家。在那每年成人毛粮斤、小孩毛粮六成的年代,我们姊妹七个,除两个弟妹外,都是正长身体的毛糙崽,饭量都不比大人小。母亲信奉细水长流,烧火做饭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才能度日过活,稍不紧手就会揭不开锅。虽然餐餐稀饭,顿顿苕面,稀饭、面条汤汤水水,蔬菜不见一星半点油的清汤寡水,而所谓鸡蛋粑,充其量拿一两个鸡蛋“打个屁”,只见盐菜不见蛋。过年过节,也是多有交头少有荤,但母亲还是不让我们饿着,我们吃荤,母亲吃素,我们吃干,母亲吃稀,我们吃菜,母亲喝汤,我们吃大米白面,母亲吃红苕(红薯)萝卜。往往杂粮(粟米、玉米、大麦)补,瓜菜(红苕、*瓜、南瓜、冬瓜、胡萝卜)代,才能勉强填饱肚子。即便天天稀饭顿顿红苕,母亲还要在动炊前,抓上两把大米放入灶台的储蓄缸,一月下来,还真能节约二三十来斤米,这可又够一家人吃上一月了。红苕吃多了腹胀膨气,吃久了腻烦乏味。母亲便花样翻新,将其制成苕砣、苕片、苕丁、苕馍、苕干、苕粉之类,焖、炒、煮、烤、腌等来调剂胃口,变着法子让我们爱吃、吃饱。因此,母亲连年被评为公社“节约标兵”,成为闻名乡里的“好当家”。时过境迁。如今我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树大分丫,人大分家,父亲随弟弟住进了楼房,我也在单位购置了单元,可衣食无忧的母亲至今不改节约本色。平日,每餐的剩菜剩饭,我们主张倒掉,母亲总是先行一步,不是“餐柜子”统收(吃掉),就是留作下顿的生活。我们曾屡次三番讲析残羹剩饭的害处,母亲却依然故我。反而像过去那样教训我们“一粒粮食一滴汗”,母亲不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可她深切体验此中真义。八十年代,我们已用了电和液化气,但母亲坚持用柴火烧饭,母亲虽大字不识,但电饭煲、液化气灶的基本操作程序还是一学就会的。可她还是就地取材,节省开支:“乡里人,有柴不烧,浪费!”村里人说,母亲现在享老头子(我父亲)的福。可过去,我们都享母亲的福。照说,母亲应该也能够闲下来了。可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用母亲的话说,一闲下来心里就不自在,身子骨就不舒服。时不时瞒着我们跟村里婆婆老老捡废品、拾粮食。我们和父亲劝也不依。逢年过节,或父母亲生日,儿子媳妇、女儿女婿送上衣服和营养品等,可母亲舍不得穿、舍不得吃。时下,人清闲了,生活好了,母亲却落下了高血压顽症。母亲小气而大方,吝啬而慷慨,小事悭而大事不悭。父亲是乡镇有名的老中医,收入不菲。人说:老头子能挣钱,老婆子会做人。对亲友乡邻,母亲大方得惊人,亲戚间礼尚往来自不必说,父亲单位的人,无论是领导还是职工,同村近邻谁家办事请客,不接不请,母亲会主动送上一份礼金,你50元,他元,自家办事却不声张,今年70大寿,子女们要尽一份孝心,为母亲设宴做寿,两位老人硬是不收礼,反而自掏腰包摆了好几桌请我们,说是好好聚聚。只求付出不图回报,只求结个人缘图个和美,母亲乐善好施,还经常周济亲戚,子女们孝敬的衣物她成包成袋送人。住房便路,家用自来水、照明接通户外,常年免费供应。母亲的这一主张,博得家人一致赞同。南来北往的路人冲洗、车辆洗刷、加水,附近农户的农田浇灌、杀虫取用,路灯一直亮到上半夜,方便行人,供水供电,应急解难。几十年来,对外水电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子女更是舍得投入,倾其所有。弟上医专、建房、工作、成家,花费了一笔不小的数目。我购房,孩儿上大学,父母一合计,慷慨解囊,少则几千元,多达几万元。尤其是我两个孩子上大学,父母解了燃肩之急,荫及子孙,功不可没。母亲常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要一碗水端平。今年春节和母亲70大寿,父母宴请我们30人的大家庭成员,还给子女红包,就连已出嫁的5个女儿也每人元。尽管这样,父母还似有些歉疚:钱谈不上,是个心意,算是对以往的一点补偿。我听了,心里酸酸的: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大,作子女的本该好好孝敬他们,赡养他们,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反而他们总觉得亏欠我们似的母亲深爱着父亲,近五十年来,老两口相濡以沫、相敬如宾。我们小时,人前人后,两口子总是你爸你妈,一个他郎去,一个你郎来,有了孙儿,便是一个爹爹去,一个婆婆来,不像现在的夫妻,不是彼此直呼其名,就是“哎哎”、“喂喂”称呼之类。母亲爱父亲、爱我们。俗话说儿多母苦,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儿女的生辰之日同是母亲的痛苦之时。母亲从不娇惯我们,母亲说:“娇狗上灶,娇儿不孝。”我们姊妹7个,我是老大,在我心目中,我们是自己哭大的,是地上摔大的,是母亲骂大的,是巴掌打大的。母亲爱我们,爱在心里,从不挂在嘴上,也很少流露表面。下田干活一忙就是半天,生活所迫,常常顾不上我们,我们在外野玩,玩困了就躺柴垛、睡台阶、歪门槛,往往到了中午吃饭或晚上收工,才想起孩子,风风火火赶回家,原来我们鸟归巢、鸡上笼地躺在大门口,母亲则一个劲儿抱歉:真是一早到晚忙昏了头!为了劳动、带孩两不误,有时将我们带到田头,我们跟随母亲,像小大人一样,母亲在前面栽棉苗,我们在后面拔。当母亲回过头喘息时,她辛辛苦苦栽的一长墒棉苗,被我扯了个精光,我除了给母亲帮倒忙,就困了睡田头,饿了啃土块,在饥馑年代长大的我,能有一副魁梧的身材、硬实的体魄,赖于土块、壁土的催化作用(母亲说土含钙,这叫缺钙补钙)。现在想来,不无道理,我啃食的不就是小儿钙片“盖中盖”?母亲嘴上不说,心里却总认为:一根草一滴露水呀,孩子少是宝,孩子多了就是草?我十分理解并赞同母亲的这种爱的方式。当八十年代初我也做了父亲后,我一直是像母亲那样来对待和要求我的孩子,穷人的孩子早懂事,农村的孩子早当家。母亲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自立自强的能力,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刀子嘴,豆腐心,性子暴,心眼好是母亲善良性格的真实写照。母亲能干善良,乐于助人。父亲五十年代初拜师学医。年,20岁的母亲嫁给小她一岁的父亲。当时乡镇医疗部门缺人,考虑到“半边户”(单职工)问题,单位领导上门做工作叫母亲去学接生,虽然奶奶还开通,可爷爷思想封建,不答应:一个姑娘家,抛头露面,接什么生?在后来很长时期“商品粮吃香”的年代,我们做孙儿的众口责怪爷爷,本可以全家商品粮,因爷爷的反对而泡汤。专职接生员没干成,或许是这件事启发了母亲,胆大心细的母亲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接生。我们姊妹7人,除我头胎是奶奶接生,其余6个都是母亲自己接生的。母亲虽然未成为正式接生员,但在乡村医疗落后,接生员严重缺乏(全公社只有一个接生员)的情况下,热心助人的母亲终成了编外义务接生员。事毕,主家打上一碗荷包蛋,算是对母亲的酬劳和答谢了。母亲是方圆知名的“引生婆”,二十多年来,母亲走村串户,顺利接生了上百个孩子。据说,村里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出生的十有八九是母亲接生。七十年代末,农村大办合作医疗,提倡新接生法,虽然偶尔也有人找上门来,母亲大多善意地推辞了。这在那缺医少药、医疗条件极差的特定时期,母亲无疑是做了一件行善积德的大好事。母亲身怀两大“绝技”,一是翻眼皮,去异物;二是开脓包,挤脓根。邻里乡亲,谁不小心眼睛里进了蚊虫、渣子等,找上门来,她便轻巧地轻轻翻开上眼皮,拿手帕或纸巾蘸取异物,分分钟搞定,让人来时眼红泪流,去时眉开眼笑;谁家小孩生了脓疮,找到母亲,她便“痛下狠手”,拿玻璃屑当手术刀,以酒消*,熟练地开包挤脓,上药敷料,以至包消脓除,再不复发。当提到手术费的事,母亲习惯轻描淡写说,小事一桩,谈钱就生分了。母亲还是村里有名的“土厨师”。村里小孩满月、周岁、十岁,老人做寿、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便有人上门请她掌厨(掌勺),办完事,发条毛巾,扫一天厨(吃请两餐),算是忙活两天的酬劳。母亲的厨艺“蒸、炒、炸”三样都是村里一流的,口味大众化,乡下人爱吃,很是火了一把。直到九十年代初,母亲这位“秋师傅”才被取而代之。十月怀胎,廿年养育,一生牵挂。我曾在《亲娘》一诗中由衷感谢我的母亲:鸟雀归林的时候你煮熟了一抹夕阳雄鸡报晓的时候你纳圆了一枚月亮你的乳汁和童谣品质和本色喂养了我强健的翅膀和晶莹的思想愿母亲大人福寿安康!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母亲黑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