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地方,清楚地认识到,保不住土地就没法生活,八步沙不治,农民们不富。”站在八步沙林场,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一边向记者讲述三代人历时四十余年在大西北广袤的大地上治沙造林的故事,一边时不时回身远望着一丛丛绿油油的梭梭、柠条、花棒、红柳……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支部书记、场长郭万刚讲述三代人的治沙故事。八步沙,出门八步就是沙。相传人走到这里,脚就陷到沙子里,只能艰难“跋涉”,所以也叫“跋步沙”。这里地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气候干旱和过度开荒,已是漫天*沙的不毛之地。风沙不断吞噬着农田、侵袭着村庄,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过境公路铁路造成巨大威胁。
当本报记者随“一带一路上的河西走廊”大型全媒体采访团来到这里时,满眼却是绿意盎然。时值金秋,碧空如洗,呼吸着新鲜空气,顺着平坦宽敞的环林路远眺,沙生植物依偎在道路两旁,处处都是自由山水的诗与远方。
在一片荒芜中筑起绿色长城、守住家园的正是古浪县六位六旬老人,他们被当地人亲切地叫作“六老汉”“当代愚公”。从年开始,六老汉和他们的后代一直没有停下治沙造林的脚步,把青春甚至生命献给这片沙漠,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忠实践行者。
时间拨回到年,石满、张润元、贺发林、郭朝明、罗元奎、程海等六位农民组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带头承包治理沙漠,以“吃在八步沙,住在八步沙,死了也要埋在八步沙”的坚韧和执着,在眼窝子沙开启了第一代治沙人的艰辛治沙征程。
承包治理初期,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经验,他们只能“人背驴驮”将苗木、水和麦草运往沙漠,再一把把、一束束平放在挖好的沙沟中。他们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安营扎寨”,掏一个地窝子,上面盖些柴草就算屋,地上铺些麦草拉开被褥就是炕,冬天不防寒,夏天不透风,早上起来一身沙。饿了,啃几口干粮;渴了,喝几口开水;困了,抽几口旱烟……凭借坚定的信念,他们终于让寸草不生的沙漠长出了绿树青草,有了葱茏的景观。
年,7.5万亩的治理任务完成,形成了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林草良好的防风固沙绿色屏障。征服了八步沙,治沙人的信心更强了。郭老汉的儿子郭万刚主动请缨,向风沙危害最为严重、远离林场25公里的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三大风沙口进发。
如今,第三代治沙人接过祖辈、父辈手中的锹镐。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不但让荒芜的沙漠长出了庄稼,还长出了苁蓉、锁阳、枸杞、红枣。
截至目前,古浪县在八步沙、黑岗沙以及北部沙区完成治沙造林.35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62万亩,栽植各类沙生苗木多万株,修筑治沙道路多公里,高标准完成省道、铁路、高速等通道绿化多公里,栽植各类苗木多万株,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建起绿色防沙带和绿色产业带。
40年弹指之间,三代人血脉相承。从第一代治沙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土办法,到第二代治沙人创新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实行造林管护网格化管理,再到第三代治沙人全面尝试“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新技术,从防沙治沙、植树造林到培育沙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在实践中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创出一条“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荒漠化防治之路。
同时,八步沙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培育、精准扶贫相结合,建立多方位、多渠道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探索“以沙致富”新模式,实现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实现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良性循环,为我国的荒漠化防治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保护与开发中写下了最美注脚。
(原标题:三代“愚公”筑绿色长城——“一带一路上的河西走廊”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报道之六)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吴娜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