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药界“一哥”恒瑞医药的股价又屡屡刷新历史新高了,研究“一哥”是如何成长起来了,对我们研究其他药企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
回看恒瑞医药的发展历程:
年恒瑞医药前身连云港制药厂正式成立,到年,还是一个制造止血消毒药水的小厂,这一年,从孙飘扬被分配到这里上班,从技术员做起。直到年,恒瑞医药陷入了困境,30多岁的孙飘扬被委以重任开始出任厂长,当时该厂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来料加工品种在销售,主要生产红药水、紫药水和片剂,而这些品种无一例外都是低技术含量、低利润率、高市场竞争的领域。
面对这种低技术含量产品,对于本科就读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科班出身的孙飘扬,开始凭借技术出身的经验带领公司搞起了研发,随后技术出身的孙飘扬在5年时间内带领着制药厂开发了20多个新产品,年的公司销售收入就突破1亿元,直至年,连云港制药厂改制,成为了如今的恒瑞医药。
在恒瑞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年—年,年时,连云港制药厂职工也有多人,这一时期创新能力有限,以生产原料药为主;到年—年,孙飘扬出任厂长,公司开始进行肿瘤、麻醉药的布局,这一阶段主要生产仿制药,自主研发能力还未成形;从年至今,恒瑞着力打造全球研发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打造了一支拥有0人的研发团队,其中多名博士、硕士及多名外籍雇员,先后在连云港、上海、成都和美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和临床医学部。
目前恒瑞医药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手术用药和造影剂的研究和生产基地之一。公司产品涵盖了抗肿瘤药、手术麻醉类用药、特色输液、造影剂、心血管药等众多领域,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布局,其中抗肿瘤、手术麻醉、造影剂等领域市场份额在行业内名列前茅。
复盘恒瑞,其主要从仿制药龙头到创新+国际化龙头转变:
年-年,公司以做首仿药为主。恒瑞从年由连云港制药厂改制为民营医药企业,成立之初订下的目标是“只做首仿药”,实现肿瘤、麻醉等领域的进口替代。
年-年,公司于年正式提出“创新+国际化”两大战略。创新转型开始布局仿制中创新的靶点,制剂出口开始布局。
年-年,公司从仿制中创新式创新开始转向首创一类新药创新,在研靶点全面转向全球还未上市的药物。公司靶点更新,聚焦肿瘤、糖尿病、风湿免疫。
回顾公司的第一个1类创新药“艾瑞昔布”,临床前研究始于年,于年获得临床批件,历经十年于年获批上市;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上市5个1类新药,2个处于NDA申请中;是大型制药企业中1类新药研发成果最丰富的企业。
现如今,公司已先后申请了项发明专利,其中项国际专利申请。有56个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在创新药开发上,已基本形成了每年都有创新药申请临床,每2-3年都有创新药上市的良性发展态势。
复盘恒瑞的股价与营收:
-年,公司主要靠仿制药品种拉动成长,同时布局创新药和制剂出口。-年公司创新与国际化交相辉映,进入收获期,股价有明显上涨趋势。未来公司将依靠19K、吡咯替尼、PD-1、瑞马唑仑等品种使创新加速,拉动股价进一步攀升。
从收入和利润占比的角度分析,目前恒瑞的仿制药收入占比80%,但是公司创新和制剂出口品种的增速非常快,拉动公司收入利润结构在这几年产生较大变化。从创新转型上来看,恒瑞创新药布局已经进入收获阶段,预计在未来2年公司创新药的收入占比将逐渐和仿制药齐平,之后占比有望更高。
恒瑞作为国内最早从仿制药转型创新药的制药企业:
自年以来,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鼓励创新的政策。我国对创新药的定义不再是“中国新”,而是“全球新”,鼓励国内药企开发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药,与国际接轨,与外企一较高下。
而目前A股市场真正做到研发驱动的创新药企业仅恒瑞医药、贝达药业等公司,大多数的制药企业还处于转型当中。
作为国内创新药龙头企业,恒瑞是国内最早的从“仿创结合”过度到“创新驱动”的制药企业,对比国内其他制药企业,恒瑞多年的研发布局形成的领先优势在国内来看大部分企业很难超越,在转型方面处于明显的领先位置。公司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制药行业研发投入最多、研发团队最强的企业。
公司在数十年前就开始积极布局高端仿制药及创新药研发。经过多年积累,无论是从投入规模还是研发体系建设来看,目前恒瑞医药都已经成为中国创新药研发的标杆企业。公司近年研发投入逐年增高,年研发总支出达到26.7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33%。
前瞻性布局大赛道成就了恒瑞0亿的大市值:
目前全球生物药市场已超过亿美元,并仍旧保持高速增长。从临床角度看,生物药多为治疗的一线用药,主要集中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相关疾病,总体来看,全球TOP品种按销售额来算仍然呈肿瘤一家独大,占27%;自身免疫稳居第二,占17%。
从孙飘扬接手恒瑞医药开始,恒瑞便开始了重点布局的肿瘤领域,发展到目前肿瘤药物已成为公司最核心业务,年营收73.95亿元,收入占比达43%,目前恒瑞医药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生产基地之一,恒瑞前瞻性布局最大的肿瘤销售领域,为恒瑞走上大市值奠定了宽广的道路。
最后:
研发需要强大的资本支撑,大型药企头部效应明显,而小型药企通常只能拥有为数不多的品种,且集中在专科领域。对于持续保持高额的研发投入率先布局创新药,以及前瞻性布局最大的肿瘤销售领域的恒瑞医药,其发展历程的确值得其他国内药企参考。
(文章来源:解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