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的果实。分布于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具有润肺,下气,止渴之功效。常用于肺燥咳喘,吐逆,烦渴。
入药部位:果实。
性味:味甘、酸,性凉。
归经:归肺、脾经。
功效:润肺,下气,止渴。
主治:用于肺燥咳喘,吐逆,烦渴。
采集加工:枇杷果实因成熟不一致,宜分次采收,采*留青,采熟留生。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或煎汤,30-60g。
枇杷的作用临床应用:药膳食疗:枇杷西米粥
1、功效:用于肺热咳嗽、咯血、衄血、胃热呕逆。
2、原材料:枇杷6个,西米50克,白糖克。
3、用法:将枇杷洗净,外皮剥去,果肉取出,备用。西米洗净,将二者同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成粥,起锅前,根据个人口味调入适量的白糖即可。
4、用法:早、晚食用。
相关配伍:治肺热咳嗽:鲜枇杷肉60g,冰糖30g。水煎服。(《福建植物志》)
相关论述:1、《本经逢原》:必极熟,乃有止渴下气润五脏之功。若带生味酸,力能助肝伐脾,食之令人中满泄泻。
2、孟诜:利五脏。
3、崔禹锡《食经》:下气,止哕呕逆。
4、《日华子》:治肺气,润五脏,下气,止呕逆,并渴疾。
5、《滇南本草》:治肺痿痨伤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儿惊风发热。
禁忌:不宜多食。《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
注意事项:《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