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
具有散寒解表作用的药物是:生姜。
具有温中回阳作用的药物是:干姜。
均有补火助阳作用的药物是:附子、肉桂。
均有温肺化饮作用的药物是:细辛、干姜。
附子、干姜均可治疗的病证是:亡阳暴脱,四肢厥逆。
附子、肉桂均可治疗的病证是:肾阳不足,畏寒肢冷。
寒饮咳喘,痰多清稀。宜选用:干姜。
寒凝瘀滞经闭,痛经。宜选用:肉桂。
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作用的药物是:附子。
具有温中回阳,温肺化饮作用的药物是:干姜。
具有补火助阳,温经通脉作用的药物是:肉桂。
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作用的药物是:吴茱萸。
具有散寒止痛,温肺化饮作用的药物是:细辛。
具有温中止痛,杀虫作用的药物是:花椒。
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作用的药物是:丁香。
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作用的药物是:小茴香。
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见上热下寒者。宜选用:肉桂。
脾肾虚寒,久泻,五更泻者。宜选用:吴茱萸。
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作用的药物是:橘皮。
具有疏肝破气,散结消肿作用的药物是:青皮。
具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作用的药物是:枳实。
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作用的药物是:香附。
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作用的药物是:乌药。
具有行气止痛,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沉香。
具有行气止痛,杀虫疗癣作用的药物是:川楝子。
具有行气止痛,解*消肿作用的药物是:青木香。
第二组
食积兼外感表证,宜选用:神曲。
食积兼痰多咳喘,宜选用:莱菔子。
食积兼肝郁气滞,宜选用:麦芽。
食积兼瘀血痛经,宜选用:山楂。
胆结石兼消化不良,宜选用:鸡内金。
小儿疳积兼蛔虫病,宜选用:使君子。
山楂除消食外,又可治:产后瘀阻腹痛。
消食药配伍化湿药,用于:食积不化,湿浊中阻者。
消食药配伍温里药,用于:食滞不化,寒凝中焦者。
消食药配伍行气药,用于:食滞中焦,脾胃气滞者。
消食药配伍补脾调胃药,用于: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者。
授乳期不宜用:麦芽。
研末服,每次1.5~3g,效果比煎剂好的是:鸡内金。
槟榔主要驱杀:绦虫。
使君子主要驱杀:蛔虫。
槟榔的用法是:单用杀绦虫,姜片虫时,可用60~g。
雷丸的用法是:驱杀绦虫,宜入丸散,用冷开水调,饭后服。
使君子的用法是:炒香嚼服,小儿总量不超过20粒。
苦楝皮的用法是:治疥癣,研末,用醋或猪脂涂患处。
使用苦楝皮时应注意:本品有一定*性,不宜持续和过量服用。
使用槟榔时应注意:脾虚便溏者,不宜服用。
使君子应用于:用于蛔虫病,小儿疳积。
苦楝皮应用于:用于蛔虫病,疥疮,头癣。
用槟榔驱杀绦虫,成人的每次用量是:60~g。
用雷丸粉驱绦虫,成人的每次用量是:12~18g。
既治虫积,又治食积气滞的药是:槟榔。
既治虫积,又治疟疾寒热的药是:槟榔。
长于治尿血,血淋涩痛的药物是:蒲*。
长于治下焦血热所致出血的药物是:地榆。
仙鹤草除用于各种出血证外,还可用治:泻痢。
侧柏叶除用于各种出血证外,还可用治:咳喘痰多。
棕榈炭的功效是:收敛止血。
除凉血止血外,又能散瘀消痈的药是:大蓟。
除凉血止血外,又能清肝降压的药是:槐花。
仙鹤草除止血外,又能:止痢杀虫。
血余炭除收敛止血外,又能:化瘀利尿。
白及长于治疗:肺胃出血。
槐花长于治疗:下焦出血。
寒凝血滞宜配:温里散寒药。
癓瘕积聚宜配:软坚散结药。
风湿痹痛常配:活血药。
热壅血滞常配:清热药。
三棱兼治:食积胀痛。
泽兰兼治:产后浮肿。
桃仁兼治:肠燥便秘。
郁金兼治:热病神昏。
皆能活血行气的药物是:川芎、延胡索。
皆能活血通经,利水的药物是:益母草、牛膝。
具有破血逐瘀作用的药物是:水蛭、虻虫。
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作用的药物是:乳香、没药。
外科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宜用:乳香、没药。
湿温病湿浊闭窍神志不清宜用:郁金、石菖蒲。
善于活血止痛,治疗胸腹血滞诸痛的药物是:五灵脂。
川牛膝:功偏活血通经。
怀牛膝:功偏补肝肾强筋骨。
鸡血藤:功偏补血舒筋活络。
川芎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
郁金可用于治疗:湿热*疸。
第三组
湿痰痰多,咳嗽气逆。宜选:半夏。
寒痰壅滞,咳嗽,胸满胁痛。宜选:白芥子。
痰热咳嗽。宜选:瓜萎。
阴虚燥咳。宜选:川贝母。
肺痈,咳吐脓痰,胸痛。宜选:桔梗。
顽痰咳嗽,胸膈胀闷。宜选:天南星。
半夏具有的功效是:既能燥湿化痰,又能降逆止呕。
天南星具有的功效是:既能燥湿化痰,又能祛风止痉。
天南星治疗的病证是:顽痰咳嗽,胸膈胀闷。
白芥子治疗的病证是:寒痰咳嗽气喘。
瓜蒌治疗的病证是:既治肠燥便秘,又治胸痹、结胸。
杏仁治疗的病证是:既治肠燥便秘,又治咳嗽气喘。
白前的功效是:既能化痰,又能降气止咳。
瓜蒌的功效是:既能清肺化痰,又能利气宽胸。
*药子治疗的病证是:既治瘿瘤,又治疮疡肿痛。
昆布治疗的病证是:既治瘿瘤,又治水肿。
天竹*治疗的病证是:痰热惊搐,中风痰壅。
天南星治疗的病证是:风痰眩晕,中风痰壅。
旋覆花的用法是:包煎。
车前子的用法是:包煎。
竹茹可以治疗的病证是:胃热呕吐。
旋覆花可以治疗的病证是:气逆呕吐。
白附子煎服的剂量是:3~5g。
半夏煎服的剂量是:5~10g。
化湿开窍,宁心安神药是:石菖蒲。
疏肝解郁,宁心安神药是:合欢皮。
养阴益血安神药是:酸枣仁。
祛痰开窍安神药是:远志。
平肝潜阳,镇静安神药的是:龙骨。
定惊安神,活血散瘀的药是:琥珀。
用于痰湿阻滞经络所致的肢体关节疼痛,麻木,阴疽流注,应选用:白芥子。
用于湿热阻痹经络所致肢体,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应选用:地龙。
用于高热惊厥,手足抽搐者。应选用:羚羊角。
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者。宜选:天麻。
治神昏热闭证,常用:麝香配牛*。
治神昏寒闭证,常用:麝香配苏合香。
治神昏虚脱证,常用:人参配附子。
治湿浊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之证,常用:郁金配菖蒲。
第四组
人参的主治证是:既治气虚欲脱,又治肺气亏虚。
西洋参的主治证是:既治阴虚火旺,又治肺气亏虚。
当归的主治证是:既治血虚证,又治痈疽疮疡。
熟地*的主治证是:既治血虚证,又治遗精盗汗。
阿胶的主治证是:既治血虚证,又治出血证。
白芍的主治证是:既治血虚证,又治胁肋脘腹疼痛。
麦冬:既治燥咳痰粘,劳嗽咯血,又治心烦失眠,烦躁不安。
天冬:既治燥咳痰粘,劳嗽咯血,又治热病伤阴,津亏消渴。
白扁豆的主治病证是:既治脾胃气弱,又治暑湿吐泻。
山药的主治病证是:既治脾虚泄泻,又治肺虚喘咳。
白术的主治病证是:治妊娠脾虚气弱,胎动不安证。
桑寄生的主治病证是:治妊娠肝肾亏虚,胎动不安证。
杜仲的主治病证是:治妊娠胎漏下血,胎动欲坠。
*芩的主治病证是:治妊娠胎热。胎动不安证。
与大枣配伍,能调和营卫的药是:生姜。
与桂枝配伍,能调和营卫的药是:白芍。
可治疗湿热下注,赤白带下的药物是:椿皮。
既可补精,又可助阳。治疗肝肾亏虚诸证的药是:山茱萸。
可治疗自汗盗汗,骨蒸劳热的药是:浮小麦。
可治疗虚寒气滞,久泻不止的药是:肉豆蔻。
硫磺的功能是:杀虫通便。
蛇床子的功能是:燥湿杀虫。
性温而能温肾壮阳的药是:硫磺。
性温而能解*杀虫的药是:雄*。
雄*内服,成人每次用量是:0.3~0.9g。
马钱子内服,成人每次用量是:0.3~0.9g。
有剧*,从皮肤吸收,外用亦不能大面积涂搽及长期持续使用的药物是:雄*。
有*,服用过量,可引起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等中*症状,须严格控制用量,注意炮制的药物是:马钱子。
硼砂的功能是:清热解*。
朱砂的功能是:清热解*。
一、药物组成配比
⒈左金丸*连:吴茱萸=6:1
⒉当归六*汤*芪:当归=2:1
⒊六一散滑石:甘草=6:1
⒋当归补血汤*芪:当归=5:1
⒌大补阴丸(熟地+龟板):(*柏+知母)=3:2
⒍旋覆代赭汤旋复花:代赭石=3:1
⒎麦门冬汤麦冬:半夏=7:1
⒏枳术丸白术:枳实=2:1
二、配伍特点
⒈培土生金:泻白散、参苓白术散、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
⒉金水相生:百合固金汤。
⒊滋水涵木:一贯煎。
⒋清金平木:羚角钩藤汤。
⒌壮水制火:六味地*丸、大补阴丸。
⒍通因通用:大承气汤、芍药汤、桂枝茯苓丸、枳实导滞丸。
⒎散中寓收:小青龙汤。
⒏火郁发之:普济消*饮、清胃散。
⒐逆流挽舟:败*散。
⒑增水行舟:增液承气汤、增液汤。
⒒辛凉平剂:银翘散;
⒓辛凉轻剂:桑菊饮;
⒔辛凉重剂:麻*杏仁甘草石膏汤。
⒕“苦寒直折”代表方:*连解*汤。
⒖“甘温除热法”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⒗“甘苦合用,刚柔互济法”代表方:*土汤。
⒘治疗“风痰眩晕和痰厥头痛”的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⒙体现“辛开苦降”的是:半夏泻心汤、枳实消痞丸、小陷胸汤
三、方义解析
1.“甘草”的配伍用意:
⑴麻*汤:①缓峻以防伤正(麻、桂);②调和诸药(麻、杏)。
⑵桂枝汤:扶正祛邪
⑶逍遥散:益气和中,兼缓肝急。
⑷白虎汤:①护中;②缓峻。
⑸仙方活命饮:调药缓峻。
⑹四逆汤:①解*,缓峻;②益气和中;③调和诸药。
⑺当归四逆汤:益气健脾
2.“桂枝”的配伍用意:
⑴枳实薤白桂枝汤:①通阳散寒;②降逆平冲。
⑵桃核承气汤:通行血脉。
⑶五苓散:①解表散寒;②温阳化气。
⑷苓桂术甘汤:①温阳化饮;②化气利水;③平冲降逆。
3.“芍药”的配伍用意:
真武汤:①利小便;②缓急止腹痛;③养血柔筋;④敛阴护阴。
4.“桂枝芍药等量伍”的配伍用意:
桂枝汤:①营卫同治,邪正兼顾;②相辅相成,汗而有源,滋而能化;③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
5.“人参”的配伍用意:
⑴败*散:扶正祛邪①扶助正气鼓邪外出;②使祛邪而不伤正气。
⑵小柴胡汤:①扶正祛邪;②益气实里。
6.“大*”的配伍用意:
⑴大*牡丹汤:破瘀散结(泻除湿热瘀结)。
⑵凉膈散:①通便泻火;②以泻代清。
⑶茵陈蒿汤:泻热逐瘀。
7.“大枣”的配伍用意:
十枣汤:①制约药物峻烈;②缓和药物*性;③益气培土护胃。
8.“生姜”的配伍用意:
⑴逍遥散:温运和中,辛散达郁。
⑵旋覆代赭汤:①和胃降逆止呕;②宣散水气祛痰;③制约代赭石寒凉之性。
9.“冲服姜汁”的配伍用意:
新加*龙汤:①防止拒药;②振奋胃气
10.“冲服参汁”的配伍用意:
新加*龙汤:振奋胃气。
11.“升麻”的配伍用意:
⑴升麻葛根汤:透疹、解*。
12.“柴胡”的配伍用意:
⑴小柴胡汤:疏散透表
⑵四逆散:①透邪升阳以舒郁;②合芍药疏肝理脾;③合枳实升降调气。
⑶逍遥散:疏肝解郁。
⑷复元活血汤:疏肝理气,兼引诸药入肝经。
13.“升麻、柴胡”的配伍用意:
普济消*饮:①疏散风热;②引药上行;③火郁发之。
14.“升麻”的配伍用意:
清胃散:①清热解*;②火郁发之。
15.“柴胡、黑芥穗”的配伍用意:
完带汤:①得白术→升发脾胃清阳;②配白芍→疏肝解郁。
16.“荆芥穗”的配伍用意:
槐花散:疏风止血。
17.“当归、白芍”的配伍用意:
逍遥散:养血柔肝。
18.“当归”的配伍用意:
生化汤:补血活血,化瘀生新
19.“白术、诃子”的配伍用意:
苏合香丸:补气收敛。
20.“白术、茯苓”的配伍用意:
逍遥散:健脾祛湿。
21.“茯苓”的配伍用意:
酸枣仁汤:宁心安神。
22.“茯神木”的配伍用意:
羚角钩藤汤:①平肝;②宁心;③安神。
23.“薄荷”的配伍用意:
⑴逍遥散:疏肝散热(助柴胡疏肝,兼散肝郁之热)。
⑵防风通圣散:疏散风热。
⑶养阴清肺汤:散邪利咽。
24.“防风”的配伍用意:
痛泻要方:散肝疏脾①升发脾中清阳;②配白芍以疏肝;③合白术以理脾;④补脾胃非防风为引不能行。
25.“银花、连翘”的配伍用意:
清营汤:①清热解*;②透热转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26.“连翘”的配伍用意:
保和丸:清热散结。
27.“生地”的配伍用意:
犀角地*汤:①凉血止血;②养阴清热。
28.“桔梗”的配伍用意:
⑴清瘟败*饮:载药上行
⑵参苓白术散:①开肺以利渗湿;②载药上行以益肺。
⑶天王补心丹:载药上行。
29.“天花粉(瓜蒌根)”的配伍用意:
⑴仙方活命饮:清热散结。
⑵复元活血汤:①消瘀散结;②清热润燥。
⑶贝母瓜蒌散:清热润燥。
30.“*连”的配伍用意:
左金丸:①泻肝火;②清胃热。
31.“苇茎”的配伍用意:
苇茎汤:清肺泄热。
32.“牛膝”的配伍用意:
⑴玉女煎:①滋补肾水;②引热下行。
⑵镇肝熄风汤:引血下行。
33.“乌梅”的配伍用意:
秦艽鳖甲散:敛阴止汗。
34.“饴糖”的配伍用意:
小建中汤: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35.“五味子”的配伍用意:
⑴回阳救急汤:①合人参→益气生脉;②合麝香→防虚阳散越。
⑵四神丸:涩肠止泻。
36.“吴茱萸”的配伍用意:
⑴四神丸:温脾暖肾。
⑵温经汤:散寒止痛。
37.“白芷”的配伍用意:
五积散:发汗解表
38.“*芪”的配伍用意:
⑴当归补血汤:①补气固表;②补气生血。
⑵补阳还五汤:补气行血。
⑶防己*芪汤:①补气固表;②补气行水。
39.“神曲”的配伍用意:
磁朱丸:防石药害胃。
40.“半夏”的配伍用意:
⑴温经汤:通降胃气而散结。
⑵麦门冬汤:降逆下气。
41.“*酒、童便各半煎服”的配伍用意:
生化汤:①温经止痛;②通利血脉;③益阴化瘀;④引败血下行。
42.“枳壳”的配伍用意:
槐花散:行气宽肠。
43.“*芩”的配伍用意:
*土汤:制约温燥。
44.“麦芽”的配伍用意:
镇肝熄风汤:疏肝解郁。
45.“茵陈”的配伍用意:
镇肝熄风汤:疏肝泄热。
46.“木瓜”的配伍用意:
实脾散:化湿和胃。
47.“石菖蒲”的配伍用意:
萆薢分清饮:①化湿浊;②祛膀胱虚寒。
48.“杏仁”的配伍用意:
三仁汤:宣利上焦肺气
49.“茶调”的用意:
川芎茶调散:①苦凉轻清,升中有降;②清利头目;③制约温燥与升散。
50.“热酒调服”的用意:
牵正散:①宣通血脉;②引药入络。
四、原方用法
⒈桂枝汤
⑴微火煎煮,去滓取汁,适寒温,分三次服;
⑵原方服法要求“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其意在于:助汗以驱外邪;
⑶服桂枝汤后“遍身漐漐微似有汗”标志:①胃气已和;②津液得通;③营卫和谐;⑷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
⒉大承气汤
大*后下
⒊十枣汤
⑴甘遂、大戟、芫花各等分,分别捣为散;
⑵用十枚大枣煎汤,纳药末,临卧温服;
⑶体质强壮者一钱匕,瘦弱者服半钱匕;
⑷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⒋大建中汤
“如饮粥二升”,并“当一日食糜粥”。
⒌定喘汤
原方注明“不用姜”。
⒍旋覆代赭汤、吴茱萸汤
原方注明“重用生姜”
⒎五苓散
药后“多饮暖水”,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
⒏枳术丸
枳术丸原方要求枳实、白术“同为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意在:养脾胃升清气。
推荐相关书籍: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更多独家的中医秘术,扫描保存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