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卫省轩中国民族火柴工业创始人
TUhjnbcbe - 2021/6/9 17:08:00


  郡城西,清末民初出了三位猛人,一位是大菜园的邓兆祥;一位是睦岗趙善欢;一位是民族企业家卫省轩。今天向网友介绍中国火柴始创人卫省轩先生。

一、人物介绍


  卫省轩,原高要县上*冈卫村(今肇庆市端州区睦岗街道办事处下三村社区卫村)人。是中国民族火柴工业创始人。青年时期开始在一家钱庄打工,后赴日本留学、打工,学习火柴知识及其生产技能。清光绪五年(),卫省轩携带资本和制造火柴的技术从日本大阪回国,在佛山文昌沙首创中国第一家民族火装厂——巧明火柴厂,生产中国火柴,从此结束中国人使用火柴只能依赖进口的历史。

巧明火柴厂开办初期,因陋就简,规模很小,仅为一家加工作坊。卫省轩开厂只求实用,全靠手工操作,每天的火柴产量只有万多盒。工厂设备和原料几乎都靠国外进口,由于大部分原料由日本大阪公益磷寸株式会社提供,产品开始的包装便仿用该会社的"舞龙唛"商标"舞龙唛"商标既喜庆又寓意吉祥,具有民间年画的韵味,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枚"火花"。

清朝末期,广东的乡村还极少人用火柴,普遍用火石(又称燧石)、火镰(又称火刀的铁块)与火绒取火。卫省轩想方设法,雇用盲人带上内装火柴的布袋,袋外写上"巧明火柴,三文钱一盒"的字眼,在附近市镇和四乡到处走动作活广告,实行流动销售,扩大产品影响招徕生意。卫省轩允许工人携带年幼的子女入厂开工,也外发制作火柴盒的原料到厂外加工,让街坊居民和近郊的村民做火柴梗和火柴盒。于是,巧明火柴厂业务逐渐扩大,迁到缸瓦栏,转用机器生产。切纸、蘸药等工序各有专职工人操作,制作火柴梗、火柴盒者多是女工、附近街道、乡村老实敦厚的妇女从事这项工作。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的火柴大量运到中国倾销。而瑞典人早于光绪六年(O)便在上海用瑞典的机器设备生产和经营价廉物美的火柴。20世纪初,瑞典火柴更是大量输入中国,中国民族资本火柴工业因为生产力落后纷纷破产,巧明火柴厂也难已幸免。光绪三十四年(),苦心经营近30年的巧明火柴厂亏损严重,卫省轩决定转售,招人承顶。

其时有广东籍的旅日华侨在日本神户开设利兴成办庄,也兼营火柴。利兴成办庄的经理得知巧明火柴厂要转售的消息后,用白银1.3万元顶受巧明火柴厂全部厂房、家私连同巧明的招牌;巧明厂的火柴成品、火柴梗、盒片、包装纸、*磷、赤药和白药等存货合值近1万元也同时出售。顶让手续办妥后,工厂改名为巧明公记火柴厂。

二、创立的火柴商标

"太和舞龙"的火柴商标

既喜庆又寓意吉祥,特有中国民间传统年画韵味,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枚"火花"

强国火柴”商标

图案上有火轮船、飞机等现代气息图案,下有:“广东佛山.巧明厂造”字样

“安全火柴”商标

广东佛山巧明火柴厂造

三、肇庆火柴工业

从民国的肇庆兴民火柴厂,到后来的肇庆火柴厂,其位置均在厂排街西,与卫省轩祖居距离仅1.2公里。不知道是天意还是巧合。

原肇庆火柴厂旧址位置

灰色楼为原火柴厂办公楼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肇庆兴民火柴厂,位于厂排街的火柴梗车间工人正在劳动。(图片摘自西江网)

肇庆火柴厂生产的“双蝶”牌火柴(图片摘自网络)

四、家乡卫村

卫省轩先生的祖居位于肇庆市端州区睦岗街道办事处下三村社区卫村。

卫村卫星地图,处在大鼎路与郡岗路丁字路口南

卫村村口:居安社坛

卫省轩祖屋位于居安社坛西侧

祖居坐南向北,四间宽,二进深,砖木结构,硬山顶。

侧视

谢谢浏览!

资料来源:

1、《肇庆市人物志》;2、民国《高要县志》

图片拍摄/综合整理:趙汝明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卫省轩中国民族火柴工业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