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诗经里的植物辨识五十三苓或许
TUhjnbcbe - 2022/10/30 16:23:00
彭洋出诊的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974543871359540&wfr=spider&for=pc

《诗经》中有两首诗中写到了“苓”这种植物:《邶风·间兮》“山有榛,隰有苓”和《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苓”字作为植物,在《现代汉语词典》和《国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指茯苓。《辞海》的解释一是苓耳,即卷耳。亦称葈耳,苍耳;二是通“蘦”,指大苦,而大苦有说甘草,有说*独。《康熙字典》的解释有四:①卷耳;②大苦;③茯苓;④草名,“蘦”即古莲字。

《诗经》译注本的解释也有多种:有说大苦,如杨任之《诗经今译今注》注《间兮·采苓》:“蓼科,又名大苦,多年生草本”;有说是甘草,如高亨《诗经今注》;有说是“茯苓”,如深圳一石《诗经里的植物》;有的将各种说法并举,如《古诗文网》:“苓:一说甘草,一说苍耳,一说*药,一说地*。”也有《诗经》读物将“苓”解释为莲。

下面我们根据以上各种解释及其出处结合诗句作一分析。

一、关于《诗经》之“苓”的几种解释。

(一)苓——卷耳,苓耳。《说文解字》释“苓”:“卷耳也。”《说文解字注》解释说,《说文解字》对“苓”的解释本来是“苓耳,卷耳”,是后人在抄写是将“苓耳”漏掉或误删了。也就是说,这个“苓”是指苓耳。《尔雅·释草》:“苓耳,卷耳”。郭璞注:“《广雅》云:枲耳也。亦云胡枲,江东呼为常枲,或曰苓耳。形似鼠耳,丛生如盘”。陆玑《毛诗草木疏》“采采卷耳”:“卷耳,一名枲耳,一名胡枲,一名苓耳,叶青白色,似胡荽,白华,细茎,蔓生,可煮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正如夫人耳中瑽,今或谓之耳瑽草。郑康成谓是白胡荽,幽州人称为爵耳。”

郭璞和陆玑解释的卷耳,我在《苓耳和卷耳》一文得出的结论是繁缕。说苓耳(卷耳、葈耳)是苍耳者,经不起推敲。苍耳怎么是“白华,蔓生”,“丛生如盘”呢!

(二)苓——茯苓。《康熙字典》解释“苓”:“又茯苓,药名。《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魏志》颍川郤俭,能辟谷饵茯苓。又猪苓。《本草注》其块黑,似猪矢,故名。”此外,再无古籍说“苓”是茯苓。《现代汉语词典》和《国语词典》将“苓”解释为“茯苓”系断章取义,正如犀牛不是牛,海马不是马一样。

(三)苓(蘦)——大苦。《毛诗》:“苓,大苦。”《尔雅·释草》:“蘦,大苦。”

《说文解字》释“蘦”:“大苦也”;又,《说文解字》释(苦):“大苦,苓也。”看来“苓”通“蘦”。

“蘦(苓),大苦”有四种解释:

1、苓耳。《说文解字》对“蘦”的解释是“大苦也”,对“苓”的解释是“卷耳也。”卷耳即苓耳;而在解释“苦”时,又说“大苦,苓也。”这样看来《说文解字》里的苓、蘦、大苦是一种植物,即都是苓耳(卷耳)

2、地*。郝懿行《尔雅义疏》(清):“地*名芐,芐、苦古字通……大苦即大芐也。”《尔雅·释草》:“芐,地黃。《注》芐,一名地髓。”未查到“芐”字通“苦”的出处。郭璞注《尔雅》“蘦,大苦”说甘草似地黃,并没说“蘦”是地*。地*生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之砂质壤土,不生低湿之地和山巅。

3、甘草。《尔雅·释草》“蘦,大苦。”《注》:“今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青黃(《本草纲目》引作“叶似薄荷而色青*”),茎赤有节,节有枝相当,或云蘦,似地黃。”

宋代的《埤雅》、《尔雅翼》、《毛诗名物解》都说“大苦”是甘草。罗愿《尔雅翼》说,蘦(甘草)是甜的,之所以称之为“大苦”,就像牵牛花有三个黑点,而俗称为三白点一样,这都是秦地沿下来的习俗。

郭璞说的这种“甘草”,不是今豆科甘草,不其所指。李时珍也提出了质疑:“首阳之山在河东蒲县,乃今甘草所生处相近,而先儒所说苗叶与今全别,岂种类有不同者乎?”

本草书籍里的甘草,是甘草属部分植物的统称,包括甘草、圆果甘草和洋甘草(光果甘草)等。今之正名甘草的植物,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厘米。一回羽状复叶,似苦参(地槐)。总状花序腋生,多花,成穗状,花冠紫色、白色或*色。荚果弯曲呈镰刀状或呈环状。

4、*药。沈括《梦溪笔谈》:“《本草》注引《尔雅》云:‘蘦,大苦,注,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青,茎赤。’此乃黃药也。其味极苦,谓之大苦。非甘草也。”李時珍说:“按《沈括笔谈》云:《本草》注引《尔雅》大苦之注,为甘草者非矣。郭璞之注乃黃药也,其味极苦。故谓之大苦,非甘草也。”

本草*药的原植物众说不一。有说藤生,高三、四尺,根及茎似小桑;有的说叶似荞麦,枝梗赤色;有的说叶似杏,其花红白色。据《中医药学》载,“历代《本草》关于*药子的原植物即‘*药’记载不一,且与红药子混而不分。商品*药子,主要为上述品种(*独),虽与多数《本草》所载不类,但与明代《本草原始》所载*药子之图形及形态描述,完全一致。再证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药用*药子之标本,亦即此种,可见其使用历史已久。”《中国药典》、《中国植物志》、《全国中草汇编》等都说*药即*独。中药名*药子,是*独的地下块茎。

*独,别名*药、*药子、薯蓣(珠芽)等。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根部有直径4-10厘米的块茎,叶腋内生紫棕色球形或卵圆形珠芽,珠芽表面有圆形斑点。

(四)“苓”是古“莲”字。《康熙字典》:“又《集韵》灵年切,音莲。草名。”从以上引用的古籍我们可知,“苓”作为“大苦”讲时通“蘦”,“蘦”古通“零”,不通“莲”。所以,《唐风·采苓》之苓不能解释为“莲”。

下面,我们将以上几种植物代入《邶风·间兮》和《唐风·采苓》中,试分析“苓”可能是哪种植物。

《邶风·间兮》说“山有榛,隰有苓”,《唐风·采苓》说“采苓采苓,首阳之巅”。“隰”是低湿平坦之地;“巅”是山顶。在《诗经》里,水泽也称隰,如,《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从以上《毛诗》、《尔雅》、《说文解字》的解释来看,“苓”、“蘦”都是大苦,但《说文解字》说“大苦”是苓耳,郭璞说“大苦”是甘草,苓耳是枲耳(卷耳,见上)。如按《说文解字》之说,“苓”和“苓耳”是一种植物;如按郭璞之说,“苓”与苓耳(卷耳)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邶风·间兮》“隰有苓”之“苓”和《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之“苓”,未见有不同的解释,应该是同一种植物。那么,这个“苓”苓就只能是既能生长在低湿平坦之地,也可以生长在山顶。

卷耳(繁缕)、地*、莲都只生长在低湿之地或水中,排除;茯苓之说除了有上述断章取义之嫌外,它是寄生于赤松或马尾松等树的树根上的菌类植物,一般不会生于干旱的山顶之上;再者,《唐风·采苓》二、三章的“采苦采苦,首阳之下”,“采葑采葑,首阳之东”,其中的“苦”、“葑”都是地上生长的菜类,“苓”也应该是一种生长在地上的植物。古籍在解释《邶风·简兮》“隰有苓”和《唐风·采苓》“首阳之巅”之“苓”时,均未有茯苓之说。

*独多生于河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边缘,有时房前屋后或路旁的树荫下也能生长,符合“隰有苓”之生境,一般不会生于山巅。*独味苦,符合“大苦”的性味。但据《中国植物志》,*独只分布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等地,也就是说诗《邶风·简兮》和《唐风·采苓》的产生地,即今之和河南北部及以北的山西、山东及以北的河北均不产。即使有产,也不能说生于山巅。

甘草、洋甘草等常生于干旱沙地、河岸砂质地、山坡草地及盐渍化土壤中,也就是说,甘草即生山地,也生低湿之地。《证类本草》、《本草图经》等中药本草书籍在介绍甘草时,都引用了《尔雅·释草》:“蘦,大苦。”和“郭璞注:今甘草也······疏引《诗·唐风》云∶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是也”,从产地来看,《邶风·简兮》和《唐风·采苓》的产生地,即今之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中南部均产甘草、洋甘草(光果甘草、欧甘草)和圆果甘草。《别录》说“甘草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苏颂说“今陕西、河东州郡(今山西西南部。唐代以后泛指山西)皆有之”,李时珍说“首阳之山在河东蒲县(今雷首山,在山西省永济市南),乃今甘草所生处相近。”《中国植物志》说“产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区及山东”,与古人的说法相符。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经里的植物辨识五十三苓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