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晓燕通讯员程美慧
血液病病情复杂多样,其中的白血病更是曾一度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卫健委曾在例行发布会上透露,80%以上儿童白血病已可治愈,此数据一出给了无数血液病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如此令人鼓舞的成果离不开诊疗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更离不开那些迎难而上的医务工作者,因为他们的坚定选择,医院的血液科实现了由无到有,由弱到强;因为他们的深入研究,血液系统疾病有了更多的治疗手段,血液病患者有了更大的治愈可能。
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位上世纪80年代就和血液病打交道的血液科医生,一起看一下在这些优秀的血液科医生的带领下,血液科是如何有弱到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
一个人的职业选择
血液科医生
赵春亭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附医血液内科名誉主任,擅长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各种贫血等多种疑难危重病症的诊治。发表论文70多篇,主编和参编专著5部。
年从滨州医学院毕业之后,赵春亭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必须汲取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技能,所以20多岁的他选择继续深造,一直到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在那个知识人才相对匮乏的年代,有这样学习背景的高学历人才就业机会非常多,而作为学校优等生的赵春亭,在就业的关卡上选的就业方向则出人意料的有点“冷门”。
04:17“我毕业比较早,那时候选专业还是比较容易的,当时最热的是心血管,心血管介入在那时候是炙手可热的,而血液科则比较冷门,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血液科,因为当时很多血液病在当时没有很好治疗方法的,有的甚至是没有治疗方法。”赵春亭介绍到。
面对着病人的痛苦,面对着不幸者的目光,面对着病患求生的渴望,其实赵春亭在职业选择上早就有了决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个敢于逆行的抉择,让他和血液病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晃30多年过去,他始终牢记自己走上这条路的初心和使命。如今作为青医院血液内科名誉主任,他早已成为血液病治疗领域内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在他的团队治疗下,无数血液病患者重获健康,无数家庭得以续航。
“我移植的病人很多都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还有很多结婚生子的,我是从心底替他们开心,尤其是一些(本来)生存无望的病人,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得以治愈,真是特别让人欣慰。”赵春亭介绍到。
一个科室的跨越式发展
青医附院血液内科
年赵春亭加入到青医院血液内科,该院的血液内科,具有深厚悠久的学科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年建立内科血液专业组,是山东省最早成立的两个血液学专业组之一,年,在山东率先开展骨髓移植工作,成为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和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青医附院骨髓移植科副主任刘晓丹介绍:“经过这20多年的发展,青医附院骨髓移植的病例已经由最初的每年个位数到现在的每年80余例,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移植中的仓内植活率达到了%,总生存率达到了80%-90%,这也是一个比较鼓舞人心的数据。”
随着技术的进步,青医附院在血液病治疗中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目前为止,青医附院已经开展包括异基因移植,自体移植,脐血移植在内的所有类型的移植,年还开展了二级亲缘的移植,使更多血液病患者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式获得了重生。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青医附院的血液科奠定了本专业国内先进的学术地位,在建设规模、医疗服务、专业设置、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和医疗设备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选择医生作为职业理想,因为可以治病救人;选择血液科医生作为职业理想,因为想托着那些无望的血液病患者使他们重生。令人欣慰的是,“别搞血液病,只能看着病人干着急,没有办法”已成为过去时,血液病领域的“不治之症”已越来越少。越来越完善的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升的诊疗技能,不断创新的治疗方法已使现在的血液病患者有了更多的治愈可能!